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三国:我杀敌就能变强 第184章 土地问题

第184章 土地问题


推荐阅读: 大冀帝国仙灵家族传一夜封神木叶:这个忍者浑身是肝和魔君私定终身后玄幻世界当炮灰的我,被女主给缠上了离婚后,我被前夫死对头日日娇宠齐天大圣在海贼二婚的诱惑全能领主:我能修改隐藏词条等待千年只为护你一世非人类玩家

“青州的庄稼,为何不容易种植?”
杨昭还是第一次听到,关于青州农业的问题。
李儒说道:“我曾了解过,好像是这里的土壤不行。”
土壤?
杨昭想了一会,突然想起这里是华北平原,后世地理课上,老师似乎提到过,在华北平原,有部分盐碱地,土地相对贫瘠,不怎么适合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
只能种植一些,耐盐碱的粮食作物,比如高粱等。
杨昭终于明白,为何城外的田地里,农作物是以高粱居多,原来被土壤限制了。
古代对土地的改造技术不怎么好,肥料等东西,完全没有,全靠古人摸索出来的经验,利用各种方法尽可能地改良土壤,或者适应盐碱地的情况。
古人对盐碱地的治理,方法一般是开沟排盐、淤灌压盐和种稻洗盐等。
开沟排盐,在北海比较常见。
杨昭攻打黄巾的时候,在外面经常可以看到那些沟渠,这个方法简单来说,就是洗去泥土里面的盐分,早在《吕氏春秋》就有记载。
淤灌压盐和种稻洗盐,暂时还没看到,杨昭也不清楚,这个时候的北方,流不流行种水稻,或者适不适合种植水稻。
只是一种方法,来治理盐碱地,肯定不行。
现在没有化肥,有机肥又不懂如何利用,庄稼的收成会比较低。
“青州的土壤,的确不太行。”
杨昭微微皱起眉头。
他开始自我怀疑,其实不应该选择从青州开始,这里有限制农业的条件,不过盐碱地方面,还是可以治理,道:“我们回去找文和商量该怎么做。”
回到衙署。
贾诩很快来了,听到想要屯田,但有土壤的限制,也皱起眉头,一会后说道:“按照北海原有的方法耕种,就算大量屯田,能收上来的粮食也不会很多。”
古代里面,特别是乱世,粮食最重要。
一旦开始大规模的打仗,就算有钱也买不到粮食。
到时候还会出现通货膨胀,粮价高了,钱越来越不值钱,更买不起粮食。
“我认为征兵可以继续,我们现在的粮食,还能支持征兵。”
杨昭对于兵力比较依赖,军费的支出不会减少,有兵了才有安全感。
现在他和甄氏互利合作,就算粮草不足,还有甄氏作为后盾,能支撑一段时间,然后尽快把盐碱地治理好,补上粮食这块短板。
贾诩赞同道:“兵是必须要征,如果不征兵,我们很难发展下去,也难以应对外部的压力,但是在军费上面,我认为有一个方面需要调整。”
杨昭道:“文和请说!”
贾诩说道:“就是抚恤问题。”
“主公制定的抚恤策略,以后对军费的消耗会很大。”
李儒也想调整这一点,很赞同贾诩的提议。
对于阵亡、因伤退役士兵抚恤金的发放,很多诸侯都会做,但他们只给一次,给完就算了,杨昭的做法,是每年都给,并且每年给的,比别人,包括朝廷一次给的都要多。
以前在良乡、在洛阳,人少的时候不觉得怎么样。
现在发展起来,人越来越多,每年都得支出一笔抚恤金,很拖他们的后腿。
“现在领抚恤的家庭,还不是很多,适当地做出调整,降低抚恤的水平,是最合适的。”
贾诩继续说道:“以后主公的兵力会越来越多,打仗阵亡的士兵多了,给的抚恤数目会很庞大,万一我们承受不过来,降低了标准,领取抚恤的人习惯高标准的,降低之后容易导致民心不稳。”
杨昭眉头一皱。
可以理解贾诩这番话。
比如你一直资助一个人,每个月给他三千块,给了一段时间后,你的资金出现困难,给不起三千,只能给一千五,甚至不给,那个人不会感激你,反而会怨恨你。
贾诩的说法,与此同理。
杨昭当时考虑的没有那么多,只是想拉拢部分幽州的人心,方便图谋大事。
随着发展的进行,暴露出来的问题会越来越多。
“你们认为,该如何调整?”
杨昭问道。
李儒建议道:“和天下诸侯一样,一


相关章节: 第179章 又遇刺客第180章 太平道圣女第181章 陈到,陈叔侄第182章 孔融让位第183章 北海太守第185章 游侠归来第186章 李儒和贾诩的震惊第187章 坑了焦和第188章 短歌行第189章 你连我的刀都拿不起来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