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第两百三十六章 治水要记

第两百三十六章 治水要记


推荐阅读: 娇娇一笑,糙汉他为美人折腰全球灾变:我靠精灵在末世葛优躺我在星际时代无尽掠夺我,毁灭日超人,加入聊天群我不是狼民俗从湘西血神开始带着超市穿越到逃荒路上重生nba之艾弗森是我叔叔见鬼!他怎么又上热搜了诸天:从穿越宋青书开始无限物资:带着空间超市养权臣农门寡妇有空间,逃荒路上捡个宝

“辛苦相国了。”赵括点了点头,“另外,新招的士卒要加紧训练。”
赵国的士卒都是经历过大战,见过血的,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心里都一清二楚,敢拖后腿的早就变成渣渣了,只要稍加训练便是一支精锐。
“诺。”乐毅、廉颇、庞煖拱手说道。
“我会让港口每天把鱼送过来,告诉将士们,只要好好训练,每天都有鱼肉吃。”赵括说道。
受于生产力的限制,别的肉赵括现在不可能满足士卒的需求,但是鱼肉还能做到的。
这年头海里的鱼多的是,早在数百年前齐国‘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
之后管仲‘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悦。’同样依靠鱼盐之利发家致富。
赵国以前无海无船,只能干瞪眼,但是现在已经有海有船。
赵括将缴获的齐军战船交给袁华,袁华挑了一部分留下作为海军训练之用,其余全部改造成了渔船。除此之外,赵括还在海边建了几个收鱼点,负责收购渔民手中的鱼。
渔民收入提高,便会有更多的人出海打渔,也算促进赵国渔业的发展。
不过渔业和盐业有所不同,盐可以运输到天下任何一个地方,时间再长都不会坏。
但鱼运输非常困难,冬天还好,夏天一天不到就坏了,只能在周围买卖,形成不了大的产业。
好在现在已经是初冬,温度逐渐降低,走水路可以直达邯郸,然后送入军营,当天送到当天做,每天源源不断,鱼肉不至于坏掉。
等到夏天,就要想其他办法了。
赵国的贵族们一开始还会想办法托关系购买一些鱼,毕竟海鱼对于内地来说还是非常珍贵的,就算是贵族也很少能吃到。
后来赵括得知之后,直接分出来一部分在邯郸和邺城售卖,引得大家争相购买,不仅完全抵消了从渔民手中购买的钱,还能赚不少。
“如果能让士卒每天都吃到肉,末将敢保证,我玄甲军就算不成军魂军团,至少也会成为超精锐。”廉颇郑重地说道,心中又多了三分信心。
天下有哪个国家敢让士卒天天吃肉,一个没有!
别说普通军团,即便是军魂军团都不可能天天吃肉。
就算是赵国赵飞骑和亲卫军,也是在海船改造好之后,才逐渐普及肉食,以前十天半个月能看到一眼荤腥就不错了。
这年头养殖成本太大了,就算贵族养一些牲畜也大多是自用,或者供给王宫,很少买卖。
因为贵族不需要,平民买不起。
随着粮食产量的提升,赵括也命人搞起了养殖。
他令人在太行山开了几座养鸡场,在大陆泽搞了养鸭场和养鹅场,在雁门和代郡搞了养牛场和养羊场。
不过鸡鸭鹅羊是留着吃肉的,牛可不是留着吃肉的,而是留着耕地的,中国古代很多朝代都有禁制杀牛的命令,便是为了耕地,现在赵国大部分家庭都还没有耕牛。
除此之外,赵括还开办了养猪场,中国养猪历史非常久远,最晚在商朝便开始给猪去势,而且还设有专门给君主养猪的官,叫‘豕人’。
不过中国本土的黑猪长的慢,而且多是养在厕所,以粑粑为食,又脏又臭,体内还有寄生虫,贵族很少会吃,只有平民才会吃。
这个年代流行于中层的主要肉食是狗肉,所谓‘狗屠辈’便是如此。
刘邦好兄弟樊会便是以屠狗为业,朱亥当年也是在大梁卖狗肉的。
大街上卖狗肉的不少,卖其他肉的则很难看到。
赵括没有选择大规模养殖狗作为肉食,倒不是怕爱狗人士喷,这年头没有爱狗人士,只有吃狗人士。
只是狗生性好斗,大规模养殖的难度更高,性价比更低,不如养一些别的。
因为刚开始养殖,规模并不大,赵括为了防止这些牲畜生病,特地将所有养殖场分开,并且安排专门的兽医照看。
“末将也一样。”乐毅和庞煖也大声说道。
“本王相信三位将军。”赵括欣慰地点了点头。
吃肉和吃素的士卒


相关章节: 第两百三十一章 读书第两百三十二章 邯郸学院和藏书阁开放第两百三十三章 大同第两百三十四章 祖宗之土不可丢第两百三十五章 将答案交给时间第两百三十七章 黄石公献计第两百三十八章 考察民情第两百三十九章 公共厕所第两百四十章 吕不韦的谋划第两百四十一章 西王母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