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第两百六十九章 盐碱地

第两百六十九章 盐碱地


推荐阅读: 娇娇一笑,糙汉他为美人折腰全球灾变:我靠精灵在末世葛优躺我在星际时代无尽掠夺我,毁灭日超人,加入聊天群我不是狼民俗从湘西血神开始带着超市穿越到逃荒路上重生nba之艾弗森是我叔叔见鬼!他怎么又上热搜了诸天:从穿越宋青书开始无限物资:带着空间超市养权臣农门寡妇有空间,逃荒路上捡个宝

「军心可用,民心可用!」赵括欣慰的说道。
虽然坐着马车更舒服,不过赵括还是选择骑马,他喜欢骑马的时候那种无拘无束的感觉,只是时间长了会磨得髀肉生疼。
「大王,前方又有十余骑请求加入大军。」侦骑禀报道。
这已经是今天是七次了,赵括刚想和之前一样开口拒绝,乐毅拱手说道:「大王,若是一直拒绝,恐怕会打击大家的积极性。」
燕赵之地多义士,很多人愿意为一个‘义,而死,他们觉得赵括给他们的太多了,所以在赵括需要他们的时候,毫不犹豫的站了出来。
不为别的,只是为了报答赵括。
而当这份‘义,长久的不被需要,大家的积极性便会大幅下降,甚至整个赵国的‘义,都会遭到破坏。
赵括略微思索,便明白了乐毅的意思,于是问道:「那依望诸君之意?」
「大王可以令他们先赶往代地,让代郡郡守和庞煖将军选拔出能用之军,等到大军抵达之后还没有赶到的,责令返回。」乐毅说道。
「好,就按望诸君的意思办。」赵括从善如流。
果然,接下来一段时间,等在路上请求加入大军的壮士少了很多。
「今年的小麦不错。」赵括望着四野说道。
道路两侧是大片大片的麦田,或许是因为大雪的原因,今年的麦苗非常旺盛,绿油油一片,十分喜人。
偶尔还能看到当地的官员在组织百姓挖河,修筑堤坝。
但也有一些地方,数十里不见人烟。
而且,越往北,这样的地方越多。
过了灵寿之后,更是有大片大片荒无人烟之地。
似乎看出赵括有些不高兴,乐毅说道:「这些地方曾经都是湖泊,后来水位下降,土壤露出,便变成了盐碱地,无法生长庄稼,所以只能一直荒废。」
赵国位于太行山和渤海之间,黄河曾经在这块土地上肆无忌惮的流淌,冲击出大面积的平原,疆域内湖泊众多,数不胜数,即便至今,也有大陆泽、鸡泽、诋泽、海泽、皋泽等等诸多湖泊。
而以前的湖泊逐渐干涸之后,之前的水域便会形成盐碱地。
比如邺城,曾经便有大片的盐碱地,后来西门豹请来能工巧匠勘察地形,又带领当地的百姓开凿了十二座水渠,引水灌溉,冲刷当地的盐碱地。
同时用石囷沉入漳水中,使漳水流速变慢,泥沙下沉,将这些泥沙引入田中,灌溉含有盐碱的土地,降低土地中盐碱含量,改良土壤和增加肥力。
使得漳河流域的白壤盐碱地,变成了肥美的农田。
类似邺城这样的盐碱地分部在河北大平原的各个地区,规模不同,大小不一,小的只有几十亩,有的足足方圆百里。
大陆泽以东还有一座咸泉,由于水位下降,泉水含盐量极高,当地百姓都以煮盐为生,只是规模远不如河东的盐池。….
「这些盐碱地,即便是引河水灌溉,用淤泥肥田,至少也要五年时间才能化为良田,而且还必须是能臣干吏」栗腹说道。
这种地方可不只是赵国有,燕国、齐国、楚国、魏国、韩国,秦国都有。
包括关中大平原都有盐碱地,直到郑国开挖郑国渠,引泾水灌溉耕地,引淤泥肥田,才化作万亩良田,养活百万关中人。
所以说华夏这块地其实并不算好,只是数千年来,无数先祖秉着人定胜天的信念,在人力物力匮乏的年代,竭尽所能,经过一代代开发,才变成了现在的良田。
「兴修水利,开垦荒地,任重而道远。」
赵括绞尽脑汁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到后世是怎
么治理盐碱地的,似乎和这个年代差不多,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技术飞跃,倒是想到了几种耐盐碱地的植物。
「这些土地荒着可惜了,既然普通的农作物不能生长,为什么不种一些耐盐碱的作物呢?」赵括说道。
「耐盐碱的作物?」众人有些不解,众所周知,盐碱地白茫茫一片,那是寸草不生,还有农作物耐盐碱?
「寡人听说有一种叫白蜡树的树木便能在一般的盐碱地生长,而且白蜡树上


相关章节: 第两百六十四章 能者上,庸者下第两百六十五章 起兵北伐第两百六十六章 梁囿第两百六十七章 是不是没看地图第两百六十八章 伐秦第两百七十章 赵国三宝第两百七十一章 如何进攻第两百七十二章 长城守卫军第两百七十三章 活捉赵王第两百七十四章 推测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