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第四百零八章 祖先是用来超越的

第四百零八章 祖先是用来超越的


推荐阅读: 娇娇一笑,糙汉他为美人折腰全球灾变:我靠精灵在末世葛优躺我在星际时代无尽掠夺我,毁灭日超人,加入聊天群我不是狼民俗从湘西血神开始带着超市穿越到逃荒路上重生nba之艾弗森是我叔叔见鬼!他怎么又上热搜了诸天:从穿越宋青书开始无限物资:带着空间超市养权臣农门寡妇有空间,逃荒路上捡个宝

如果是正常的融合,少则一两代人,多则四五代,中间还会出现各种意外。如今赵括在大家心中树立一个炎黄子孙的信念,等到现在还是孩子的一辈人成长起来,赵国自然而然的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整体。
每个人都以炎黄子孙为荣,每年四时节气从在官府的带领下祭祀黄帝和炎帝到自主祭祀,同时,这种习俗还会以赵国为中心,席卷天下。
在其他国家还没有真正规定节日的时候,赵国率先做出改变,冒着最大的风险,也会得到最大的好处。
“总觉得这么做有愚弄百姓的意思。”孔斌皱着眉说道,虽然儒家也推崇先贤,但是推崇的是文化层面的圣人。
而且,他也不认为黄帝和炎帝是所有人的祖先,不过要说是黄帝、炎帝所在的部落的后人倒是有可能。
“愚弄百姓?难道儒家的法先王不是愚弄百姓,不对,你们不仅愚弄百姓,还愚弄君主。”赵括冷哼道。
缅怀祖先,祭祀祖先,是华夏数千年的传统,也是自蛮荒时期就开始延续的文明,但是将祖先拔高到一个无法超越的高度,是儒家为了争夺话语权,留给后人最大的一个坑。
当后人无论做什么,都无法超越先祖的时候,这个民族还有什么希望?
张口闭口效法尧舜,动则不能违背先王之道,后世之君理当效彷圣人。
那你们见过圣人?没有。
所谓的圣人之道不是圣人说的,而是儒家说的,他们赞同的就是圣人之道,他们不赞同的就不是圣人之道,至于标准是什么,自然也是他们定的。
总之一句话,听我的你就是圣君,不听我的,你就是暴君,昏君。
玩力量的比不过玩智慧的,玩智慧的比不过玩规则的。
儒家一开始就奔着制定规则去的,所以两千年来,多少王朝浮浮沉沉,多少贵族世家走向摔落,多少诸子百家销声匿迹,只有儒家屹立不倒。
想要江山安稳,就要在儒家制定的规则下做事,连皇帝都不例外。
即便是外敌入侵,人家门庭一改,跪在新主子面前,奉上盛殿华服美食秀女,毕恭毕敬的请安,照样世代公卿。
然后站起身子,俯视天下百姓,双手一挥,满面荣光的说道:‘我们灿烂的文明又征服了侵略者。’
先秦时期没有哪个君主是傻子,所以也没有哪个国家信奉孔孟那一套,恭恭敬敬的请过来,恭恭敬敬的送走,至于以儒治国,别开玩笑了,敢这么玩的都没了。
当年滕文公面临亡国之危,向孟子问策,孟子先言“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又言“若夫成功,则天也,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最后言则以周太王去故地与效死勿去二策让文公择之。
在最现实、最紧迫的生存问题上,言左右而顾其他,没有给出一个能够改变滕国命运的回答。
没过多久,滕国就被灭了。
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才是真正的规则制定者,儒家舔着脸按照汉武帝的意思修改了一些思想,才得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机会。
即便如此,汉武帝也只是用儒家包了一层仁和礼的外衣,里子还是法家那套东西。
但是汉武帝后面那些皇帝可没有汉武帝的本事,假作真时真亦假,当儒家高举祖先的大旗,在这个以孝治天下的时代,就连皇帝也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颅。
汉武帝想利用儒家成就大汉,最后被儒家利用大汉,成就了儒家。
自此以后,铁打的儒家,流水的王朝。
荀子在法先王的基础上提出了法后王,不过他也没有完全否定法先王,倒是韩非在这方面走的更远。
指斥法先王的主张为“愚巫之学,杂反之行”,“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主张应该“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通俗来说就是,别扯那些没用的,我没见过古时啥样,你也没见过,我就要看现在。

赵括虽然崇敬炎黄,但是绝对不会将黄帝和炎帝拔高到无法超越的程度,我承认你的功绩,我承认你为华夏做


相关章节: 第四百零一章 联姻第四百零二章 变化第四百零三章 大王仁义第四百零四章 考评第四百零五章 燕国最后的时间第四百零六章 抱团第四百零七章 上巳节和药王节第四百零九章 栗腹的要求第四百一十章 五公十二卿第四百一十一章 二十等军功爵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