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 第1章 我要去长安

第1章 我要去长安


推荐阅读: 我就是不完美女孩重生之成为系统女神的随身仙尊自求吾道掌握八奇技的我才不是什么混血种休掉将军后我成了权臣团宠揣崽离婚后,前夫三跪九叩求和好拳动八荒空降迦勒底随后成为所长这件事重归黄金年代诸天:从玄黄大世界开始无敌天残殇

的诸公反应的原因。

  设身处地的想,如果不是郭戎站在后世的角度,他也很难做出安禄山会率先谋反的可能。

  毕竟,硬实力放在那里。

  安禄山是拼不过常年把吐蕃、回鹘当孙子揍的西北四军的,尤其是整个大唐战线最西段的安西军和北庭军,两军加起来四万出头,却纵横西域,威震万里。

  闻听安禄山起兵反叛,只要在第一时间封锁各地关隘,将叛军控制在山东,安静的等待河西、陇右、安西、北庭的援军抵达,安禄山就只有死路一条。

  安禄山如果叛乱,除非趁着所有人都没反应过来之之前,凭借突然想,直插洛阳,兵进潼关,一鼓作气拿下长安,把李唐的皇帝赶出长安,让李唐皇室声名扫地,才有一丝可能的契机。

  只不过,谁也没想到,安禄山起兵之后,二话不说,带着十几万精锐,竟然真的直扑洛阳而来,一鼓作气,拿下洛阳。棈

  洛阳失守,天下震动,如果这时候守住潼关,将叛军挡在关中之外,关键时刻,玄宗亲手为安禄山送上大火箭。

  先斩高仙芝、封常青,强迫哥舒翰出击,葬送了二十万精锐兵马的同时,把一个个好端端的潼关防御战彻底葬送。

  在破关之后,玄宗前脚说要死守长安,后脚带着杨玉环逃出长安,导致长安的朝臣众叛亲离,险些葬送了李唐一百多年的国祚。

  只不过,对于整个安史之乱,郭戎印象最深的却不是这些,而是那场被称为冷兵器巅峰之战的香积寺之战。

  香积寺之战,唐军以安西军、北庭军为主,其他唐军为辅,加上回鹘、大食雇佣兵组成的十五万精锐,其指挥者为郭子仪。

  叛军一方,则是以河北叛军曳落河骑兵、岢岚军、经略军为主,加上部分回鹘雇佣军组成的十一万到十二万的兵马,其指挥者为安庆绪。

  相比较其他战事,此战没有任何奇谋,偷袭或者是反水,就是一场堂堂正正正面战。棈

  当然,也可以换一个方式,双方都使用了自己的计谋和安排,但是双方的统帅却兵来将敌水来土堰,见招拆招,硬生生的打出了这样一场华夏战争史上最为精彩的一战。

  首先,两方的差距实在不大。

  兵力方面唐军略占优势,但是总体上算是大致相当。

  在将帅上,安庆绪怯懦、无勇,但是安庆绪的两位副手李归仁,安守忠都是百战之将,在战斗的指挥上和郭子仪不相上下。

  在战术方面,同样是以唐军为主力的双方也基本上是共通的。

  在装备方面,两支军队的装备,更是几乎没有任何的区别。

  开战之前,叛军早已列阵于唐军的北侧,叛军将领李归仁率先出阵挑战,唐军前军迎击,击退李归仁所部,唐军赢得了头阵,信心大振,兵锋直逼叛军阵前。棈

  叛军见状,立即调整了原先以进攻为主的战术,加强了阵前防御措施。

  唐军攻击受阻,叛军全力反击,唐军阵线松动,自相惊乱,退下阵来,叛军开始跟进。

  关键时刻,安西军大将李嗣业挺身而出,脱去战袍,坦胸露怀,手持长刀,立于阵前,在身旁几十名亲卫的护佑之下直接顶到了前排。

  紧接着,便是李嗣业人生中,最高的时刻,只见李嗣业手持陌刀横刀立马,叛军当其刀者,人马俱碎。

  李嗣业连杀数十人之后,叛军为之震动,稍稍退却,而郭子仪则利用李嗣业争取的时间,迅速调整部署,使得唐军方稳住了阵脚。

  紧接着根据郭子仪的命令,李嗣业立马整顿队形,所率前军各持长刀,如墙推进,所到之处,无不披靡。

  叛军将领眼见失败在即,随即他们命令潜伏于唐军阵营东侧的曳落河重骑兵出击,企图袭击唐军侧后。棈

  然而,被唐军侦骑所发现,立马报告于中军郭子仪。

  随后,郭子仪下令,时任朔方左厢兵马使仆固怀恩率回纥骑兵


相关章节: 第398章 意外的收获:大小“李杜”第399章 汴州决战:再学孙膑第400章 汴州决战:叛军的反击第401章 汴州决战:慈不掌兵第402章 汴州决战:入瓮第404章 汴州决战:你们的功绩更会与世长存!第405章 汴州决战:阳谋VS阳谋,明牌!第406章 汴州决战:你们继续前进!第407章 汴州决战:轰隆隆!第408章 汴州决战:机缘巧合的对撞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