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 第1章 我要去长安

第1章 我要去长安


推荐阅读: 我就是不完美女孩重生之成为系统女神的随身仙尊自求吾道掌握八奇技的我才不是什么混血种休掉将军后我成了权臣团宠揣崽离婚后,前夫三跪九叩求和好拳动八荒空降迦勒底随后成为所长这件事重归黄金年代诸天:从玄黄大世界开始无敌天残殇

心,多多少少参与了一部分政务,但是随着这一模式的执行,李诵发现这一模式的效果好的远远超出了自己的预期。

  原本自以为傀儡的李纯发现自己真的在管理大唐之后几乎是倾尽了权利,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然而,倾尽全力之后,李纯却悲催的发现,自己一个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管理好大唐庞大的国土,数千个州县,以及整个大唐的六千万子民。

  所以,没有军权的李纯选择学习他的父亲,只负责总体脉络,而将具体的,包括各项改革在内的政务,交给了负责各方面事务的朝中重臣,由这些重臣负责具体实施。

  实际上,选择了和朝臣分权的路线。

  比如郭戎、韩愈负责了新编禁军的建立,李绛统筹机构改革,韦贯之负责梳理长安,整饬吏治,武元衡负责制定对于各路藩镇信息的收集和战略的制定……

  至于其他的朝臣,则在李诵的刻意控制之下,包含了符合自己的利益的所有群体的代表,而且这些代表着本就是人中龙凤。

  在发现他们真正获得了权力之后,在庸者下,能者上的激励模式之下,这些家伙的积极性和潜力也被刺激。

  随着后来改革的推进,尤其是发改部,教育、航海、科技等新机构的建立,海船制造、工业模式推进、良种的全面推广这都不再是一个两个部门可以独立完成。

  于是,李纯在李诵的支持下,重启了政事堂,用来协调重大事宜的推进。

  在太上皇李诵掌控大权的几年时间里,这种与之前迥异的顶层制度正在不断的发展,等到太上皇离世之前,皇帝和朝臣分权,择优而治的顶层制度已经趋于完备。

  只不过,这一切,随着随着一个必然的事情,出现了一定的危机。

  李诵把禁军交给李纯,自己前往陈仓之后,作为皇帝的李纯在掌握了军权的同时,也就真正掌控了大唐的真正权力。

  之前几年,李纯选择和朝臣分权的原因固然有他自己不是全能,更重要的还是在于他不掌控军权。

  而现在,他真正掌握军权之后呢?

  是否还要保留之前的构架,让自己真正独揽所有的权力?

  索性,当时的大唐既面临着东西两线的威胁,又面临着内部的动乱,内忧外患之下,以及未来大规模对外扩张的前景之下,李纯暂时选择延续了太上皇李诵时代那种最利于平衡和默契的模式。

  而正是李纯的这一决定,使得大唐的中枢迅速完成了前太上皇时代,到现在皇帝时代的过渡,使得李纯可以调动整个长安城内的所有资源,迅速、果断、干练的镇压了刚刚出现的苗头。

  而今,长安城内的隐患已经被肃清,汴州决战大获全胜,河北藩镇的覆灭已经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困扰大唐的三个直接问题已经被解决了两个。

  剑南投敌、陇南被围困、陈仓被围攻,陇西也在和吐蕃人进行激战,西部防线看起来压力巨大,但是没有了其他两个方面的掣肘,大唐覆灭的危机已经在事实上被解除了。

  到了这个时候,对于李纯来说,又进入了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十分要继续执行之前的分权策略。

  就在这微妙的时刻,郭戎的日报抵达。

  认真的思量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发现郭戎的建议除了有理由西征之外,对他本人,对大唐没有任何坏处之后,最终接受了郭戎日报中的建议。

  随后以,李纯根据郭戎的建议,立刻将十几位重臣召唤到了大明宫紫宸殿,召开有唐以来最大的一次政事堂。

  这些人包括了三省、七部、御史台、秘书台的主官,同时还包括了一些一般不参与朝会的军方人事,比如:坐镇禁苑,代表了新编禁军的韩愈,坐镇长安的老将高崇文,负责京畿守卫的少壮派将领薛平。

  可以说,这些人,再加上带领大军作战的唐军第一人郭戎,就构成了整个大唐真正的权力巅峰。

  当然,参与


相关章节: 第410章 汴州决战:终于来了!第411章 汴州决战:尘埃落定!第412章 汴州决战:尘埃落定!(二)第413章 汴州决战:尘埃落定!(三)第414章 汴州决战:尘埃落定(终)第416章 首辅和制臣!最近的情况,做一下说明第417章 试运行?第418章 渡辽(一)第419章 渡辽(二)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