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 第1章 我要去长安

第1章 我要去长安


推荐阅读: 我就是不完美女孩重生之成为系统女神的随身仙尊自求吾道掌握八奇技的我才不是什么混血种休掉将军后我成了权臣团宠揣崽离婚后,前夫三跪九叩求和好拳动八荒空降迦勒底随后成为所长这件事重归黄金年代诸天:从玄黄大世界开始无敌天残殇

献图并提出一揽子建议已经过去了整整四年的时间。

  有皇帝李纯的鼎力支持,有敦煌长公主府为首禁军集团和以汾阳郡王为首旧关陇勋贵们资金的不断投入,有科技监为首新兴技术派官员的参与,再加上府谷煤矿的开发和煤炭的大规模使用,以长安为核心的工业迅速发展,冶炼和铸造技术突飞猛进。

  冶炼和铸造技术的大幅度进步,使得弩机、弩括在内弩具核心零部件的品质提高,虽然同样都是三石,新旧版本的弩具却有了天翻地覆的差距。

  相比较原有的三石强弩,新式的三石强弩有效射程的范围从一百二十步步增加到了接近一百六十步,但是在一百八十步的距离,对于无甲或者轻甲的目标依旧具备足够的杀伤力。

  以唐代一步约等号后世一点五米来计算,有效的杀伤范围已经达到了两百四十米,最远杀伤距离更是接近了三百米。

  改良之后的禁军使用的三石强弩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冷兵器时代真正的巅峰,除了装填需要的时间较长,还需要保养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缺点。

  在射击的精度上,无风状态下,经验丰富的弩手在四十步之内可以将散射的范围控制在人头大小,在六十步的范围内依旧可以控制在人的躯干范围之内。

  之所以精确射击的范围被限制在了六十步,也就是九十米之内,原因只有一个,这些已经达到冷兵器巅峰的重弩没有后世那些配套,比如瞄具,以肉眼识别,六十步就真的已经是极限。

  瞄具或者说瞄准镜,这东西听起来高端,但是也要分种类,真正高端的确实高端,但是低端的也足够低端。

  普通的瞄具和普通的白光望远镜一样,说到底不过是玻璃夹片而已,没什么特别的技术含量,算不得什么高科技产品。

  科技监、将作监、工兵营也确实用铜管和透镜做出了重弩可以使用的瞄具,而且试验过后装配了瞄具的重弩真的可以将重弩的精确射击提升到一百五十步。

  但是,问题在于,普通的玻璃好做,但是合适瞄具和望远镜的透镜却没那么容易制作。

  长年累月的尝试之下,敦煌长公主府的工匠确实熟练的掌握了制作和打磨透镜的技术,使得长公主府确实有一定的产量。

  但是,透镜这东西用途方面瞄具和望远镜是冲突的。

  且不论难度的问题,配发给各级军校的望远镜显然比配发给弩手的瞄具更能提升整支队伍的整体战力。

  更重要的时候,对于一百五十步左右的射击本质上接近于狙杀,新式的三石重弩确实能做到,但是唐军明显有更加适合的东西,那就是八牛弩啊。

  一百五十步对于单兵弩来说已经接近了极限,但是对于八牛弩这种大杀器来说,仅仅是一个开始。

  根据兔子们的经验,真要想进行狙杀,单发,带镜的都是狙,从这个角度来说用八牛弩对狙很合理。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透镜有限的产量肯定是优先给各级军校配发的望远镜,而不是制作瞄具。

  至于为什么透镜的产量有限,很简单,这是大唐皇帝李纯在严格控制所有玻璃制品。

  要知道,在完成了做局之后,琉璃/玻璃产品,已经成为现在李纯手中最重要的收入之一,其实际的收入甚至比盐铁还要高。

  李纯敢于将长安禁军从十八万,硬生生的扩充到二十多万,除了冶炼、铸造技术的提升可以提供足够的装备和军械之外,最大的依仗的就是琉璃制品带来的暴利。

  然而,玻璃这种东西和冶炼、

  铸造不一样,完全就是手工作坊的产品,门槛实在太低了,这技术一旦流传出去,瞬间就可以让玻璃制品变成白菜价。

  本着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的原则,李纯干脆将玻璃、琉璃产品严格控制。

  刚开始只是长公主府的玻璃作坊,后来还是怕不够安全,不够保密,干脆直接找到了阎卿,准备直接将


相关章节: 第493章 看戏!第494章 实兵推演第495章 安西后裔第496章 定柳城,望渤海第497章 傻瓜战术第499章 梦碎第500章 梦魇再请个假第501章 摇旗!第502章 灭国之战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