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59章 三千家丁

第59章 三千家丁


推荐阅读: 镇国太子睡美男老公突然醒了怎么办?我死后成了全师门的白月光反复重生后被绿茶复读生缠上了从武当开始的诸天路神农拳小Q和一一先婚厚宠都市守夜人启禀陛下:贵妃娘娘她要摆烂了相遇的时空穿成禁欲男主的反派师尊


至于兀把炭、猛可兔等十夷将,能力当然也是足够。
但是兀把炭他们是蒙古人,而三千家丁却都是汉人,而且都是身手高超、自视甚高的汉人,兀把炭他们很难驾驭得了。
剩下的就是许定国、丁启光这样的货色。
这些人能力不足,忠诚也够呛,所以肯定是不行的。
崇祯找了一大圈,发现就只有兵部员外郎金铉合适,金铉知兵而且弓马娴熟,对于大明的忠诚也是不容置疑。
唯一就是,金铉是文官。
大明的文官对武将是很鄙视的。
比如李如松都当到了提督,可在文官眼里仍是莽夫。
又如戚继光都当到左都督、少保兼太子太保,可一样还是被文官群体瞧不起,见了文官仍需谨小慎微,一个七品言官就能够拿捏他。
所以崇祯不确定金铉肯不肯当这个总兵。
再有就是,崇祯也担心文官群体会反对。
因为在“崇祯”的记忆中就曾有过这样的一次先例。
前河南巡按御史张任学就因为那些援剿总兵不愿意进兵讨贼,一怒之下主动由文官转为总兵,结果遭到了文官群体的激烈声讨。
所以崇祯准备搞一个暂摄总兵督察军事。
唯一的问题就是需要先征得金铉本人的同意。
结果金铉的反应却出乎崇祯的意料之外。
“臣愿意。”听崇祯说完,金铉就不假思索的说道,“只要大明需要,圣上需要,别说是让臣暂摄总兵,便当个把总臣也是毫无怨言。”
“爱卿今天说的话朕都记下了。”崇祯欣然点头道,又说道,“不过,这些家丁都是骄兵悍将,你可能需要多花点心思敲打。”
“臣谨记。”金铉拱手一揖又说道。
“圣上如果没别的吩咐,臣便去履职了。”
“去吧。”崇祯欣然说道,“别忘了替朕转告那些骄兵悍将,给他们发的是双饷,月饷为四两,行饷依然双倍,战饷依然可以拿三倍!”
重赏才会有勇夫,精兵是用重金堆出来的。
有金铉暂摄总兵,三千家丁的成军指日可待。
有了这三千家丁再加一千夷丁,黄淮防线就又多一重保险。
因为既便是局部战场出现危险,这四千精兵也能及时堵漏。
花了半个月时间,终于将徐州防线理出了一个头绪,夏镇、徐州还有邳州三处的重点防线也在紧锣密鼓打造,现在是时候考虑一下山东的问题。
现在时间已经是五月廿六,再过四天就要进入到六月。
史书记载,多尔衮在六月间分别派遣吴惟华、王鳌永招抚山西以及山东,但是具体是哪天并没有记载。
所以如果想要与建奴争夺山东,就得动手了。
崇祯便又开始扒落眼前的人手,一起溃围的几个文官除了金铉、王家彦,都已经留在了南京,四个勋贵都是中看不中用的样子货,锦衣卫指挥同知李若琏查案还行,让他独当一面当个山东总督,那肯定就是在害他。
挑来挑去,还是没有一个堪用。
就在崇祯想着要不要发急递让南京调个人来的时候,高起潜兴冲冲过来。
“锵!”两个夷丁上前一步拦住高起潜,并将明晃晃的弯刀架在他脖子上。
“万岁爷。”高起潜急得跳脚道,“太子!太子殿下!太子殿下有消息了哇!定王还有永王也有消息了!”
“太子?”崇祯挥了挥手。
夷丁收刀退后,高起潜这才得以近前来。
高起潜喘息道:“万岁爷,河南巡按御史陈潜夫遣飞骑急报,说是他在曹县附近接到了太子殿下,这会正往徐州来。”
……
多尔衮去了一趟张家口,回来的路上再过昌平州,便带着护军顺道过来天寿山看看。
还有洪承畴、宁完我以及范文程等三个汉臣随行。
多尔衮虽然深恨皇太极抢走了他的皇位,恨到皇太极的妃子他都要夺过来,但是政治上却全盘继承了皇太极的理念,对汉人降臣尤其重视。
遥望着分布在天寿山麓的明十三陵,多尔衮忍不住朗声吟道:“古今多少帝王事,都付后人笑谈中,煌煌大明终究是气数已尽


相关章节: 第54章 二十八镇总兵第55章 釜底抽薪第56章 结硬寨、打呆仗第57章 恩威并施第58章 夏镇防线第60章 山东总督第61章 大明水师第62章 学术疯子第63章 白甲兵第64章 五军营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