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66章 建奴南下

第66章 建奴南下


推荐阅读: 镇国太子睡美男老公突然醒了怎么办?我死后成了全师门的白月光反复重生后被绿茶复读生缠上了从武当开始的诸天路神农拳小Q和一一先婚厚宠都市守夜人启禀陛下:贵妃娘娘她要摆烂了相遇的时空穿成禁欲男主的反派师尊

高第无奈,只能打马来到临清城关之下。
“敢问城上是哪位大人?”高第拱手道。
“大明临清州知州凌駉在此。”城头上出现一位头戴乌纱、身穿青袍的年轻官员,揖了一揖后反问道,“敢问足下是哪位?”
高第便呐呐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好半晌后,高第才道:“大清天兵已至,凌大人何不早降?”
凌駉哂然:“本官只知关外有建奴,独不知有所谓的大清,敢问足下大清是何物?”
高第皱了下眉头,道:“凌大人若识相,就赶紧举城纳降,否则大清兵驱师攻城,临清就要玉石俱焚,还望三思。”
“不必了。”凌駉哂然道。
“尽管让建奴放马过来吧。”
“临清城不是他们想打就能打下的。”
“我大明只有战死的知州,没有投降的懦夫。”
高第无奈,只能回报鳌拜:“大人,城内的明军不肯投降。”
“他们这是找死。”鳌拜顿时大怒,“高第你去搜集木料,准备搭梯子蚁附攻城。”
“嗻!”高第虽然满心不愿,却也只能应允,不应允不行,不应允鳌拜真会杀人,这厮对汉人可是极度仇视。
……
与此同时在徐州。
崇祯已经向堵胤锡讲述完了关于黄淮防线的整个战略构想。
看着面前的沙盘,堵胤锡也是难掩心中震撼,一是震撼整个黄淮防线构想的宏伟,二是震撼崇祯的远见卓识。
没想到圣上不仅知兵,而且有如此远见卓识。
守住江南半壁有望矣。
堵胤堵平素自诩也是个有远见的,但是在黄淮防线构想上,却不及崇祯看得深远,尤其是对建奴的威胁认知上存在严重不足。
但让堵胤锡困惑的是,崇祯为何跟他说这个?
“因为朕不可能一直都呆在徐州。”崇祯说道,“在顶住了建奴的第一波进攻之后,朕就必须赶回南京去筹措粮饷并调集援兵。”
“要不然绝顶不住建奴的第二波进攻。”
“建奴的第一波进攻仅仅只是试探性进攻。”
“但是第二波次进攻,建奴就一定会全力以赴。”
顿了顿,崇祯又说道:“万一朕来不及赶回徐州,就得靠你主持大局。”
“圣上!”堵胤锡瞬间便感到热血上涌,同时又有些惶恐,“臣恐担不起这个重任,是否另外甄选一位重臣来坐镇?”
“不,你担得起。”崇祯拍了拍堵胤锡。
“你在北新钞关及长沙知府任人都表现出了卓著的能力。”
“另外你也不要有太大压力,因为朕不会马上离开徐州。”
顿了顿,崇祯又道:“而且现阶段你只需要负责屯田事务。”
堵胤锡闻言顿时间松了口气,如果只是屯田,那就毫无压力。
君臣两个正说话间,王承恩进来禀报道:“万岁爷,南京的漕船到了。”
“南京的漕船到了?”崇祯大喜过望道,“在哪里?负责押船的是谁?”
“是新任左都御史刘宗周老大人。”王承恩恭声道,“就候在辕门外呢。”
“左都御史刘宗周?”崇祯闻言轻轻颔首,心说刘宗周这个理学宗师还是不出所料的被东林党重新请进了朝堂。
这是为了给他施加压力吧?
当下崇祯一肃手道:“请他进来吧。”
不一会,一个清瘦老者便被领进来。
刘宗周已经六十七,已是风烛残年。
事实上,刘宗周也是活不了几年了。
崇祯没敢让他下拜,早早就搀住道:“蕺山先生一路辛苦了。”
“老臣不辛苦。”刘宗周摆摆手说道,“只是有一句肺腑之言不吐不快,圣上乃是一国之君,而非边镇督师,怎可长时间逗留徐州?”
果然,东林党抬出刘宗周是为了给他施压。
东林党还是希望他回到南京当个乖乖皇帝。
其中道理并不复杂,因为有他崇祯在徐州,有许多事情就不太好操作,比如漕运漂没之事,直接就没办法隐瞒。
所以崇祯并没有接这个茬。
崇祯直接问道:“蕺山先生,朕叮嘱内阁搜集的虎蹲炮、佛朗机炮以及各式火铳,


相关章节: 第61章 大明水师第62章 学术疯子第63章 白甲兵第64章 五军营第65章 漕运漂没(为龙盘虎踞卧麒麟大盟主加更)第67章 大明的钱去哪了?第68章 财政解决方案第69章 首战第70章 排队枪毙第71章 短兵相接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