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124章 红顶商人

第124章 红顶商人


推荐阅读: 镇国太子睡美男老公突然醒了怎么办?我死后成了全师门的白月光反复重生后被绿茶复读生缠上了从武当开始的诸天路神农拳小Q和一一先婚厚宠都市守夜人启禀陛下:贵妃娘娘她要摆烂了相遇的时空穿成禁欲男主的反派师尊

神仙仗普通人学不来,官督商办却是不难。
朱慈烺眉头微蹙说:“但是商贾重利轻义,会不会以次充好呢?比如军粮,他们会不会采买霉烂的米麦充好米?又比如火器,他们会不会在暗中克扣铁料?致使营造的鸟铳或者火炮有炸膛之虑?儿臣以为不可不防啊。”
崇祯点头:“烺儿你的担心是对的,所以还需要给商贾定标准。”
朱慈烺道:“定标准?父皇所说的定标准,是不是指的立规矩?”
“不一样。”崇祯道,“立规矩针对的是人,定标准只针对货物,比如说军粮的采办,就可以给粮商定一个非常明确的标准,不得有石子以及老鼠屎等杂质,不得霉烂变质等等,又比如火器,也可以制定明确的标准,铳管内外径必须得一致,同一批火器的炸膛率不得超过多少等等,如果达不到朝廷的标准,就要更换商贾甚至罚钱。”
朱慈炯道:“可以给商人定标准,也可以给官员匠户定标准啊,同样道理,也可以给漕运总督衙门还有运军定一个明确标准,那么所有的问题不就解决了?”
“没用的。”崇祯摇头说,“把事务交给商人去办,确定标准之后只需验货,而不需要朝廷管人,但把事务交给漕运衙门这样的官府机构去办,除了验货你还需要管人,人才是最难管理的,所以往往很难管理好,所以办事的效率就低。”
归根结底,这其实就是单纯官办和官督民办的区别。
这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有利润的驱动力,一个没有利润的驱动力。
商人为了追求利润,会想方设法的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但是官府没有这个驱动力,官员们更多的会考虑省事、安全以及同僚间的和睦,和光同尘。
所以朱元璋北伐和朱棣五征蒙古没有缺过粮,但是自从有了漕运衙门,京师和北方边镇的粮食供应反而不宽裕,所以从商人手中购买火器质量都挺好,但是自从内廷兵仗局和工部兵器局自己打造虎蹲炮、佛郎机炮及红夷大炮之后,质量就变得十分堪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质量越来越堪忧。
朱慈烺若有所思道:“这么说来,都是人的因素?”
“对,归根结底全都是人的因素。”崇祯点头道,“治国也是这样,只要吏治的问题解决好了,其他的问题就统统都不是问题。”
“就比如说漂没,如果大明朝有一支庞大的清廉自律并且能力出众的官员队伍,那还会有漂沉这样的事情吗?”
“又比如说征税,如果有一支庞大的清廉自律能干的胥吏队伍,还会收不上税?”
“如果大明朝的每一分税收都能收足,如果大明朝的每一分赋税都能用到实处,就绝对不会有百姓流离失所、被迫造反这种事情,建奴也不会有机会坐大!”
朱慈炯挠挠头说:“只要管理好了官员就能治理好国家?这么说好像也不是很难?”
“呵,不是很难?”崇祯轻轻拍了一下朱慈炯的小脑袋,又说道,“人心似水,民动如烟,人才是最难管的!现在你们还小,等以后你们长大了就会明白了。”
父子三人正说话间,王承恩走进来禀报说:“圣上,商贾大多都到了。”
“好!”崇祯当即便站起身,带着两个儿子走出雅间来到二楼后侧回廊。
媚香楼在整个南京城内算是最高档的青楼,对着秦淮河这一侧有个大院子。
这个院子占地颇大,院子中间还搭了戏台,平时唱戏的时候都非常的热闹,不过最热闹的时候还是选花魁之时。
此时,媚香楼后院已经聚集了数百个商贾。
看到崇祯父子三人出现在回廊上,商贾们赶紧避席跪拜:草民等叩见圣上。
“平身!”崇祯一肃手,笑着说道,“你们都是朕专门派人请来的,是贵客,就不要跪着了,都坐吧。”
商贾们闻言纷纷入席,但都只坐半个屁股。
崇祯又对朱慈烺说道:“烺儿,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儿臣领旨。”朱慈烺脸上涌起一抹潮红色,先向着崇祯深深的揖了一揖,然后转身蹬蹬蹬的下了楼梯,来


相关章节: 第119章 十五亿两!第120章 信心比黄金还珍贵第121章 不输唐宗汉武第122章 此子大才第123章 与圣上同游秦淮河第125章 发行债券第126章 煤山悟道第127章 抓了一夜的人第128章 圣上真好手段第129章 奉旨写作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