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190章 大战前夕

第190章 大战前夕


推荐阅读: 镇国太子睡美男老公突然醒了怎么办?我死后成了全师门的白月光反复重生后被绿茶复读生缠上了从武当开始的诸天路神农拳小Q和一一先婚厚宠都市守夜人启禀陛下:贵妃娘娘她要摆烂了相遇的时空穿成禁欲男主的反派师尊

白旗的600多个白甲兵也是看到了。
“这是什么鬼东西?”瓦星阿和白甲兵全都懵掉,好大一个球!
……
郑森此时紧张得都快要窒息。
身后的两个士子正在拉风箱鼓风所以没什么感觉,但是站在吊篮边上的郑森却感觉两条腿都在微微打颤,实在是太高了。
高也就罢了,关键底下还是悬空的。
这种脚下没根、没着没落的感觉真的太糟糕。
这要是摔下去,就算不当场摔死恐怕也得摔成残废。
郑森很想跟底下的太监大吼一声,让他们赶紧把孔明灯绞下去。
但是一想到圣上的嘱托,郑森却又硬生生忍住恐惧感,因为这盏孔明灯很可能会决定接下来的徐州大战的胜负成败。
而徐州大战的胜负成败,又将会决定大明的生死存亡。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大明安危皆系于这盏孔明灯!
呼噗,呼噗……吊篮里边的两个士子不停的拉动风箱,将暖风从炉子里鼓出来,再送入头顶的那盏巨大的孔明灯罩。
底下的太监也缓缓转动绞盘,不断释放麻绳。
于是孔明灯便往上越升越高,像只巨大的风筝逐渐升入高空之中。
当孔明灯升到十丈高度之后,郑森再往下看,只见地面上的圣上、太监以及众士子都已经化为了一个个的小人,这时候反而没那么可怕。
郑森远眺西北方向,只见视野之中尽是一重重的铳台。
但在最外围的铳台之外,就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什么都看不清。
这是因为人的目力有限,两里之外就很难分辨出人影,但是好在郑森早有准备,从圣上那里借来了三节单筒望远镜。
将望远镜一节节的抽开,再将视野对准西北方向。
很快,一队队的建奴就出现在望远镜的视野之中。
这些建奴大多骑着白马,披着白色棉甲,甚至连旗帜也是白色的,与周围的雪原几乎融为了一体,郑森穷尽了目力,才从茫茫雪原之中分辨出这些建奴骑兵。
望远镜的视野继续抬高,对准更加远处,终于是看到了不同颜色的建奴骑兵。
出现在视野中的建奴骑兵有披红色甲胄,也有披蓝色甲胄,也有披黄色甲胄的,此外还有许多披灰褐色甲胄的骑兵,看着像是皮甲。
然后,郑森就看到了一辆一辆的偏厢车。
有不少偏厢车上还装载着笨重的红夷大炮。
只见建奴的骑兵、步卒以及车营沿着官道络绎而行,从距离徐州大约六七里处一直延伸到看不清的视野尽头,再远处还不知道有多少?
……
云龙山九号山头,也是最靠近外围的山头。
山顶的铳台之上,鼓乐声响起,在几千个边镇将士期盼的目光注视下,由李香君扮演的一身戏装的秦良玉骑着“马”出现在铳台之上。
一长段鼓乐声前奏过后,李香君猛然一提手中木马。
吹班中的长锁呐手便立刻模拟出战马的嘶鸣声,维妙维肖。
随即李香君清丽悦耳却又不失英气的唱腔响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只是这几句唱词,便把秦良玉在风雪夜单骑驰援浑河战场的情景展现得淋漓尽致,铳台下看戏的几千个将士,也一下被带进了山海关外的那个风雪夜,跟随着李香君的唱腔,出现在惨烈的浑河战场上。
百步外,葡萄牙教官瞿纱微带着炮队士子在部署红夷大炮。
金声桓在旁观摩,鼓乐声还有咿咿呀呀的唱腔从身后传来,就像有一万只蚂蚁在他身上爬,让他忍不住的想要回去看戏。
但是不行,他必须坚决忍住。
李香君那小娘子是圣上禁脔,谁都不许碰!
最后金声桓实在是忍不住了,便转身下山,到山脚去听士子演讲。
只见一个身材魁梧的士子站在一座铳台上,正用字正腔圆的官话给金声桓手下的将士演讲,负责守卫山脚铳台的将士正聚精会神的听。
金声桓是陕北榆林人,他麾下的将士有一半是从陕北出来的老卒,另外一半则是


相关章节: 第185章 银子怎么花?第186章 坐山观虎斗第187章 北出河套第188章 大军压境第189章 调兵遣将第191章 李香君睡不着第192章 杀明军一个措手不及第193章 白甲逞凶第194章 上来就是王炸第195章 锐不可当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