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251章 多尔衮想退兵

第251章 多尔衮想退兵


推荐阅读: 镇国太子睡美男老公突然醒了怎么办?我死后成了全师门的白月光反复重生后被绿茶复读生缠上了从武当开始的诸天路神农拳小Q和一一先婚厚宠都市守夜人启禀陛下:贵妃娘娘她要摆烂了相遇的时空穿成禁欲男主的反派师尊

域划分为浙党、楚党、齐党甚至赣党,然后互相之间斗个不亦乐乎。
似乎不进行党争,官生就是不完整的。
眼下崇祯皇帝变得越来越强势,文官们就又该与皇帝斗了。
所以作为崇祯皇帝的亲信爪牙,阎应元定会遭到文官打压,不要说是重用,不揪他小辫子革除功名就不错了。
总之一句话,大明官场没得救。
洪承畴真不相信阎应元在大明官场会有出头之日。
一个腐朽的官场,越有能力越容易沦为众矢之的。
大明的这些文官自己平庸,还要逼着别人跟他们一样平庸。
“也是,此事就暂且不提。”多尔衮多聪明,很快也想到了,又接着说道,“那么仍旧说回徐州战事,我大清兵是应该坚持围困徐州呢?还是趁黄河还没有解冻退兵,等今年冬天黄河再结冰时,再南下围困徐州?”
忍了这半天,多尔衮终于还是忍不住说出退兵二字。
其实这本身就已经说明了多尔衮的态度,他已经萌生退兵的念头。
原因很简单,多尔衮的信心已经动摇了,他觉得徐州再打下去也是赢不了。
听到这,洪承畴等三个铁杆汉奸就急了,多尔衮想退兵,他们是不愿意的。
还是之前那句话,像满清这样的综合实力远逊于中原王朝的边塞蛮夷政权,通常只有一次机会可以一统中原,一旦错失就永远错失。
徐州之战既然已经起了头,就绝不能轻言退兵二字。
“主子,万万不可退兵!必须坚持围城!”洪承畴急声道,“豫亲王虽然在山阳城下吃了败仗,而且还是大败,但是我大清兵的兵锋仍不是南明能抗衡,明军仍不具备与我大清兵进行野战之能力及底气,所以从军力上看围困徐州是没有问题的。”
“亨九所言极是。”范文程道,“只要粮草的难题能够解决,我大清兵就定能在徐州战场坚持到最后,赢得这场灭国之战的最终胜利,进而一战定乾坤。”
“主子,奴才也是这么认为的。”宁完我附和道,“绝对不可退兵。”
多尔衮皱眉说道:“你们刚才也说了粮草的问题,能解决得了这个难题吗?”
“能!”洪承畴斩钉截铁的说道,“当年松锦大战,先皇曾在锦州城外屯田,我们完全可以效仿先皇也在徐州、归德等地屯田。”
“对,可以屯田!”范文程附和道。
“就在徐州屯田,还省去运粮之费。”
宁完我接着说道:“眼下已是五月初,马上就可以春耕了,只要麦种播下,待到九月中便能收麦,也就是说只需要想办法解决四个月的粮草。”
“没有那么简单。”多尔衮摇摇头说,“我大清兵可以屯田,明军难道就不会搞破坏?你们别忘了,除了徐州,在夏镇及邳州还有明朝的边军。”
“淮安府的乡勇经此一战之后也是已经成了气候,同样不容小觑。”
“此外还有窥伺在侧的伪顺军及河南的土贼豪强,也是不可忽视,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威胁,屯田真的可行?”
宁完我三人立刻就沉默了。
徐州、归德乃是四战之地,除了围困徐州之外,还要应对来自夏镇、邳州明军及洛阳方向的伪顺军,且屯田不比野战,需要分兵筑堡防御,很容易遭到明军及伪顺军各个击破,所以二十多万人未必应付得过来。
更何况,实际并没有那么多守备兵力。
因为随军的包衣还要种田,肯定就没法再打仗。
随军出征的外藩蒙古也不可能长时间呆在徐州。
单凭八旗满洲的六七万人,保护徐州、归德的屯田肯定是忙不过来。
说到底,徐州可不是辽西,当年先帝围锦州时,只需派兵监视辽西,可是现在不行,现在大清兵得提防来自四面八方的侵扰袭击。
东暖阁陷入长时间的沉默,洪承畴三人都在苦思对策。
好半晌,还是洪承畴率先打破了沉默:“主子,在徐州、归德屯田既便会遭受明军或伪顺军之侵袭,多少仍是可以收获一些粮食,若是仍不敷使用,那就只能给各旗私库派粮,总之徐州之围绝不可解,此


相关章节: 第246章 烈火焚城第247章 建奴惨败第248章 进退两难第249章 令人震惊第250章 党争再起第252章 水淹徐州第253章 下定决心第254章 多尔衮要亲征第255章 李自成要出兵第256章 水师回归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