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260章 直取北京

第260章 直取北京


推荐阅读: 镇国太子睡美男老公突然醒了怎么办?我死后成了全师门的白月光反复重生后被绿茶复读生缠上了从武当开始的诸天路神农拳小Q和一一先婚厚宠都市守夜人启禀陛下:贵妃娘娘她要摆烂了相遇的时空穿成禁欲男主的反派师尊

京!”
“彼时我大明天兵骤然出现在天津城外,则必然清廷震动。”
“若不出意外,留守北京的建奴必然会遣快马向徐州求援。”
说到这里一顿,徐应伟又道:“如此徐州的建奴必然星夜回援。”
“欸,你们的法子都不保险,夏镇的十镇边军在建奴监视之下,邳州的十镇边军难道就不在建奴监视之下?”郑森说道,“只怕是路部堂前脚刚刚带着大军开拔,建奴骑兵后脚就追了上去,你们觉得路部堂需要带上几镇边军才有底气跟建奴打一场野战?”
在场的几十个士子顿时哑了,几镇边军才有底气,怕是十镇都没这底气。
好半晌后,徐应伟皱眉问道:“大木兄,那你又有什么高见哪?说来听听。”
郑森说道:“我认为夏镇和邳州的边军皆不可轻动,因为他们若是不轻动,建奴就需要留出足够兵力来监视这两支边军!”
崇祯颔首,郑森的这个判断还是靠谱的。
有二十镇边军在夏镇和邳州,建奴肯定得专门留出军队监视,要不然夏镇、邳州的军队隔三岔五的跑到徐州来捣乱一下,建奴就根本别想屯田。
……
与此同时,多尔衮也到了镶白旗的行辕。
多铎命瓦星阿搬来一扇屏风,然后指着屏风上挂的徐州舆图,跟多尔衮介绍在徐州的兵力及屯田部署。
“十四哥,你来看徐州舆图。”
“正白旗驻新安镇,负责监视邳州明军。”
“正红旗、正蓝旗驻守沛县,负责监视夏镇的明军。”
“镶红旗驻守砀山,负责防范从河南进犯的伪顺军。”
“镶蓝旗驻守萧县,负责防范可能从凤阳府北上的明军。”
“镶白旗、八旗蒙古、八旗汉军负责封锁徐州,外藩蒙古骑兵负责保护屯田,至于那些包衣奴才就只需负责种地。”
“在萧县、砀山、沛县以及新安镇之间,至少有耗地三百万亩,足够二十多万随军包衣耕种,而且徐州土地肥沃,去年就已经复耕,所以产量应该不会低,就是有一点,如果想要抓捕更多包衣就有些费事。”
“因为徐州附近两百里内已经没有百姓了,而只有军队。”
从这部署,就能看出建奴要想在徐州屯田,也是不容易。
因为徐州真的是四战之地,四面八方都是敌人,而且每个方向的敌人都不可小觑,都必须留出足够的兵力防范其袭扰。
之前多尔衮下定不了决心,也是因为这个缘故。
因为徐州屯田的风险太高,很有可能颗粒无收。
不过话又说回来,就算徐州屯田真的颗粒无收,多尔衮其实也有筹集粮食的办法,只是不到万不得已,他不想这么干。
因为这么干的代价太沉重。
甚至有可能动摇清廷在北直的根基。
这样的话一统天下的希望也就没了。
多尔衮思忖之间,多铎又接着说道:
“这其中,我最担心的就是砀山及新安镇两个方向。”
“因为新安镇方向除了邳州的明军,还要防范淮安府的十几万乡勇。”
“假如阎应元带着淮安府的那十几万乡勇驰援徐州,又或者洛阳方向的伪顺军也大举进犯,两红旗加正蓝旗未必拦得住。”
“我不是担心两红旗、正蓝旗会吃败仗,而是担心两红旗和正蓝旗兵力太少,而淮安府的乡勇和伪顺军的兵力少说也有十万人以上,一旦阻拦不住,让淮安府的乡勇或者伪顺军队窜入徐州附近,一把火就能烧光我们的麦子。”
说此一顿,多铎又道:“好在,十四哥带着镶黄旗来了,有了镶黄旗这三十个牛录的精锐,再加上两万新募汉军,那就没有问题了,这回咱们肯定能把崇祯耗死在徐州,也定能一战断送大明朝三百年国祚!”
这个时候,洪承畴忽然插话道:“主子,还需派一支骑兵巡逻黄河北岸大堤,谨防明军掘开黄河北堤,不然的话,一旦北堤被掘开,则不仅黄河北岸的屯田将颗粒无收,甚至于就连驻守在黄河以北的八旗军队也会面临威胁。”
“啊?”多铎悚然道,“掘黄河?明狗不会这么丧心病


相关章节: 第255章 李自成要出兵第256章 水师回归第257章 倾举国之兵第258章 党争只争朝夕第259章 飞行部队?第261章 玉石俱焚第262章 草船借箭第263章 崇祯快憋不住了第264章 铁索拦江第265章 召她侍寝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