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穿越之享受似锦年华 第十二章 晋王

第十二章 晋王


推荐阅读: 荣耀归于白鹿巷魔天帝足球:村体育老师,学员全是金靴足球:我巴萨替补,奖励最强中锋港综从沙尖咀开始吞噬星空之大涅槃大国名片封爷的小作精又甜又撩良臣归草原风云我真不是狐狸精高家的女儿们

化名为木子衡的晋王,从立春之际就猫在牛头庄,亲自跟着蓝大海等一伙经验丰富的老农,插秧耕种。此时他正两腿泥的和一群老农蹲在田里边,互相交谈着。
锦潼为了多为自己挣点功劳,更好地活着,可谓费尽苦心。她作为一个思想成熟的现代人,十分清楚个人力量有限,能够合理利用团队力量,才是最佳做法。
古人有许多智慧,其实并不输于现代人,只不过因为时代的限制,他们没想到有这种操作,所以做不出来。
锦潼所做的,就是把思路提供出来,自然有大把实干人才替她做出来。她的目标很明确,找出亩产量高的粮食,提高水稻的亩产量,然后借用郑祺琰的力量,推而广之。而晋王,就是听郑祺琰说过,锦潼的牛头庄,居然能种植出亩产近五百斤的水稻,所以才乔装成郑祺琰其余庄子的账房先生,前来取经。
牛头庄离上京不过百余里,虽没有北地那么寒冷,不过冬天也是冰封千里,无法种植农作物。开春后三月份冰雪消融,四月初才开始种植水稻,所以只能一年一熟,不似江南鱼米之乡,能一年两熟。
赵老三精挑细选出擅长农事的老农,挑选发育良好的养殖稻与野生稻进行人工授粉,得到适应能力更强、产量更高的水稻,留下秧种后。第二年选择土壤肥沃培育秧苗,在秧苗长到三寸左右时,进行插秧。
晋王全程跟在蓝大海身边,看着秧苗抽出第一节稻茎时,众农民如何精心照料,适时拔出杂草,清除害虫。直到中秋前的丰收,亩产量果然高达五百多斤。
更让晋王吃惊的是,蓝大海等人在高处开辟出农田,种植一种叫“地瓜”的作物,说是若是打理得好,亩产一两千斤以上不成问题,震惊的晋王深表怀疑,如今,便亲自在那半亩地瓜田,想要见证奇迹。
小孩屁颠屁颠跟在晋王后边,心中欢喜无比:原来晋王在牛头庄,怪不得侯爷要特特把他安排到这里呢!总之,晋王的安全,他负责了!
晋王此时却无暇顾及小孩,他一门心思都在眼前这半亩地上。蓝大海带着他两个儿子,每起出一株地瓜,便立刻将泥土搓干净,上称,报出重量,晋王亲自拿笔记着。
蓝大海起出一株长了二十来个地瓜的藤,激动得声音都变了:“大娃,快,快,这都有十来二十斤了!”蓝老大接过地瓜,一脸兴奋搓掉泥土上称,高声喊给晋王:“木爷,二十一斤七两,二十一斤七两!”
小孩一脸不解,晋王的护卫潘达跟小孩解释:“这玩意叫地瓜,是侯爷从南疆带过来的。夫人吩咐庄里人好生养着,一株苗说是能产十个左右地瓜,七八斤重。今年种了半亩地,毛估估至少能有一千斤产量。”
“这玩意能干嘛?吃吗?”
“就是吃啊!能吃啊!能填饱肚子!”潘达说着也激动起来:“一亩地能产两千斤,蓝叔说了,这地瓜容易种,哪儿都能种!你想想,你想想,这要是整个大熠朝都种上了,谁还饿肚子啊?”
“真的假的!”
“你他妈瞎啊!这一片都是,你看看那一串串刚出土的瓜?你看不到啊!”
“不是不是,潘达,我是一时太过惊讶,没反应过来。”小孩苦出身,自然清楚百姓能填饱肚子的重要性:“那,这要是整个大熠朝都种上这地瓜,岂不是没人会饿肚子了?”
“那还用说!”
晋王忙中抽空回答:“锦夫人说过,若是长时间以地瓜为主食,人受不了,身体虚弱,容易浮肿。还是需种植麦黍稷豆稻等主食搭配食用,鸡鸭鹅猪等的养殖也不可或缺。”
那边蓝大高声报:“九斤三两!”
晋王赶紧下笔记录,写好后继续说:“这地瓜的叶子,可作为鸡鸭猪等的饲料,大力推广种植,本~嗯,咳咳,侯爷是势在必行的!”
蓝大海带着人仔细将全部地瓜起出来,半亩地,种植一千三百七十六株,最少一株也产了四斤多的地瓜,最多的有二十来斤,晋王飞速拨打着算盘:两千七百六十三斤有余。
他热泪盈眶地向大家报出数目,顿时一


相关章节: 第七章 装病第八章 叶太医第九章 解毒第十章 上朝第十一章 退休影卫该章节已被锁定第十四章 郑枬第十五章 偏僻字第十六章 竹叶青第十七章 甄老夫人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