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红楼:从今以后,我就是贾琏 第24章:忠顺亲王

第24章:忠顺亲王


推荐阅读: 从一开始就无敌踏过岁月的爱末世之机甲狂潮从跟天后领证开始女几山鸩神华娱神话2004穿越荒野,靠做饭起飞秦时:剑问明月大佬追妻,校霸千金很难撩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我在妖魔世界悄悄加点升级他从江湖来

“贾将军,王爷请你进去。”
来到宗人府递上名贴不久,一个小吏便迎了出来。
不过他的一句话却立刻让贾琏警觉起来,王爷,在宗人府能用的上王爷二字的应该就只有忠顺亲王,郑经了吧。
深吸了一口气,贾琏朝来人点了点头,大步走了进去。
不是贾琏胆小,只是现在贾家的体量太小了,远远不够权倾朝野的忠顺王玩的。
“臣贾琏见过王爷。”刚刚走进宗人府大堂,贾琏就看到了端坐在堂上的一个四十多岁面色白净的中年人。
如果只是看外表,谁都无法相信他会是大郑宗室,忠顺亲王。
忠顺王看了看面前的贾琏,他本就有龙阳之好,见过的俊男不知有多少。但是长相俊美到这个地步的实在是很少见。
“你先去考封吧,回来我们再说话。”
贾琏并不知道,忠顺王不是不想为难贾琏,而是不敢。隆正帝已经给他打了招呼,贾琏必须承袭爵位。
也就是说,不要说贾琏有这个能力通过考封,就是通不过,忠顺王居然还要给他作弊。
没多少人知道,这位当年的宗室第一猛将,其实早已经是隆正帝的人了。
如今的朝堂局势,虽然仍然掌握在九华宫那位养病的上皇手中,但是已经大致分成了三派。
隆正帝占据天子大义,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掌握了一部分文武官员。虽然人数不多,但都是得到皇帝赏识的精英,而且全部身居要职。
隆正帝的亲弟弟,义平亲王郑云得到皇太后田氏支持,间接也就得到了忠于太上皇的大部分文官支持。
第三部分则有些特别。当年圣祖景宁朝,太上皇是圣祖长子,却非嫡子。只因一开始圣祖中宫无所出,圣祖皇帝才立了太上皇为东宫。
偏偏,景宁十八年,已经年过四旬的圣祖孝敬皇后在生下了三名公主后又生下了圣祖第二十子,也就是嫡子郑鸾。
郑鸾长成时,已经是永安朝,太上皇为了显示友爱兄弟之义,将郑鸾册封为义忠亲王。
这第三派就是支持这位圣祖元子,太祖嫡孙的景宁老臣。
至于武勋,因为太祖铁律武勋不得干政,所以军机处一直处于中立状态。或者说,他们忠诚于目前这个帝国真正的主人,九华宫太上皇。
但是忠顺王知道,隆正帝要想在复杂的朝局中突围,真正掌握大权,就必须在武勋中有所突破。
而贾琏就是突破口。
未几,有属官送来了贾琏的考封成绩。
大郑武勋考封一般分为三项,射术,骑术和兵法。
只不过随着神京承平日久,考封早就没有那么严谨了。所以,只过了大概半个时辰,贾琏就完成了考封。
“骑射十五中十一,步射十五中十四,不错嘛,小子,没堕了两代荣国公的威风。”先接过成绩单的是武定侯郭允,宗人府的副宗正。他的父亲初代武定侯郭兴是当年初代保龄侯帐下大将,也算是荣国一脉的将领。
所以想要替贾琏说说话,毕竟,同在宗人府,他很清楚这位大宗正对贾家的态度。
不料,这番话惹毛了本就心情不佳的忠顺王:“哼,身手不错有什么用,带兵主要还是要动脑子的。当年景宁六公十四侯,论功夫,贾代善当居榜首。可如今还不是死成了一堆臭肉。”
忠顺王的话让堂中为之一静。第二代荣国公贾代善,是大郑军中堪比军神李靖的一代神将。军中的威望和战功超过了开国功臣,景宁朝二十二年,六次北征,收复整个草原。打穿河西走廊,收回趁着周末乱世再度***化的西域。又亲征雪域高原,把那片从未服从过中央王朝的疆域彻底征服。
最后,更是在反击俄罗斯的战争中战死。
两代荣国公皆为国战死,是圣祖皇帝亲自下旨褒奖的第一国勋家族。而这样一位几乎可称完人的统帅,竟然被皇族侮辱了。
在场的武勋瞬时躁动起来,
贾琏眼中闪过一丝嘲讽:“荣国先祖自太祖顺德十八年奉旨出征,二十三年不避生死,为大郑披肝沥胆。将军马革裹尸,本就是平生所愿。
总好过某


相关章节: 第19章:贾元春第20章:皇帝的机会第21章:老祖宗,太太,你们明白了吗第22章:前路多艰,仍需努力第23章:无妄之灾第25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26章:腰缠十万贯,骑鹤入金陵第27章:宝玉怎么办第28章:有圣旨第29章:这怎么可能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