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红楼:从今以后,我就是贾琏 第69章:熟悉的面孔

第69章:熟悉的面孔


推荐阅读: 从一开始就无敌踏过岁月的爱末世之机甲狂潮从跟天后领证开始女几山鸩神华娱神话2004穿越荒野,靠做饭起飞秦时:剑问明月大佬追妻,校霸千金很难撩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我在妖魔世界悄悄加点升级他从江湖来

贾琏专门研究过周郑两朝的宗室。
周朝的宗室分封制度承袭自唐朝,当初太宗郭荣以唐太宗李世民为偶像,统一之后,多处沿袭大唐制度。
有周一代,宗室皇亲可以享受一州或者是一府之供养,但是不得干预州府事务。
到了周朝末年,天家血脉经历几百年繁衍,几乎遍及全国各地,给地方财政带来了很大压力。
周思宗的改革,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改革宗室制度。但是因为过于操切,不懂得改革需要循序渐进的道理,导致天下大乱之际,最应该支持皇帝的宗室纷纷反叛。
国朝定鼎金陵时,大郑宗室成员稀少。不过太祖皇帝还是吸取了周朝的教训,定下了大郑的宗室分封制度。
太祖吸取周朝宗室全靠地方财政供养,造成财政严重负担的教训。规定凡大郑宗室,都需要自力更生。
皇室子孙,皇子初封郡王,长成后参与国事封亲王。
然后亲王嫡子继亲王位,其余子孙封郡王或镇国公,辅国公。
依次往下还有镇国将军,辅国将军,一等将军,三等将军,五等将军。
太祖曾经说过,大郑绝对不会把宗室当猪养,除了近支宗室可以在朝中参与国务之外,就藩封地的远支宗室都可以从事各行各业,自力更生,养活自己。
当然,宗室如果想要参与政务,也可以。不过镇国将军及以下的远支宗室就需要参加科举或者是武举了。
所以,因为太祖定下的制度,大郑皇室成员如今还在京中的不少。
除了像义平郡王,义忠亲王,忠顺亲王等皇室近支参政议政甚至是玩起了夺嫡以外,圣祖诸子中还有一大批在京中为官,当兵甚至是经商的人员。
所以,在这大明宫正殿光明殿,宗室有一块专门的地方。
贾琏现在就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着那些宗室王公。做为初次出现在大郑最高层面的贾琏,自然是很多人关注的焦点,所以当看到贾琏一直关注宗室位置,有人就坐不住了。
忠顺王对着身边的人员说了几句,那人就站起身开到贾琏面前。
“贾琏,你想干什么,龙子凤孙所在,也是你可以随意窥视的地方,还不跪下请罪!”
看着面前这个十一二岁的年轻宗室,看他的衣着,应该是镇国公或者是辅国公一类的人物。
贾琏根本没兴趣搭理他,而是扫了一眼正主。
那个年轻人看到贾琏的态度似乎更生气了,正要大声咆哮几句。
不过贾琏很显然并不打算在这种时候出丑,特别是隆正天子应该马上就到了。
所以贾琏决定陪忠顺王玩玩。
“这位小公爷,我眼拙,不知道你是?”
年轻人听到贾琏打听自己的身份,立刻觉得炫耀的机会来了:
“我乃是忠怡亲王嫡子,镇国公郑锋。”
忠怡亲王,贾琏记得在扬州时听林如海说起过。乃是当年圣祖皇帝第十三子,少有侠名,是出了名的侠王。
但是和历史上那位康熙的十三阿哥不同,这位大郑的十三侠王乃是真正的江湖豪侠。年仅八岁就投身武当,在武当山学武十年后回到神京,仍然醉心武艺,不问世事。
这样一位主,也许在国政上算得上是个小透明。但是在宗正寺和满朝文武眼中,奉藩神京的十三王府其实份量颇重。
因为那位十三王一生舍下的恩惠实在是太多了。就连贾家贾代善当年,都曾欠过忠怡王府的人情。
贾琏承爵后,离京南下之前曾经想要去拜访一下在家里修养的忠怡亲王,但是却被王府的管家告知,老王爷身子不适,不见外客,没想到这刚刚回京,却和忠怡亲王府对上了。
不过贾琏也并不担心什么,眼前这个年轻人应该是老王爷续弦的那个正室王妃所生的孩子,从小宠坏了。
否则,又怎么可能让忠顺王一挑拨就跑来当出头鸟。
不过贾琏也不觉得忠怡亲王府的身份会让自己忌惮。不说他只是个王府公子,只有镇国公的爵位,就是忠怡亲王亲自到了,贾琏也敢收拾他。
“原来是十三王爷的公子,真是失敬。只是公


相关章节: 第59章:让出荣禧堂第60章:王夫人脸色更差了第61章:贾母的回忆第62章:你还是本宫的尚书第63章:没有什么了不起第64章:牛继宗第65章:荣国一脉第66章:贾琏的初次亮相第67章:进宫第68章:宗室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