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 第三百一十五章 悲喜交加

第三百一十五章 悲喜交加


推荐阅读: 百世求仙印第安人要逆天DNF之玄学大师人在龙族,刚成魔法少女从观想太阳开始无敌呈欢影帝:每个角色偷练一万次超物种玩家诸天源引期待在异世界爱你不过一场浩劫乔笙陆廷渊神也不及我的剑

慈等。
甚至郭默麾下的关中经略安抚使魏了翁、河南经略安抚使杜皋、河北经略安抚使刘克庄、大理经略安抚使赵希琯。
以及“敦武军”掌印孟共、“岳家军”掌印岳翱、“忠顺军”掌印余玠等也在被邀之列,甚至史弥远都来了,唯独没有看到郭默本人。
“诸位,明日就是太子的登基大典,今晚把诸位请来,朕有一事想跟诸位打个商量。”
赵扩笑呵呵看着众人,一半是跟随自己多年的老人,更多的却是从郭默手上成长起来的。
“官家,您有什么事情,尽快吩咐就是了,还用打什么商量呢?”
坐在比较靠前的程珌先说话了,这一年多来,他在汴梁城主持日常事务,对这座城市和这座皇宫,比别人都更有感情。
“哈哈,老程还是那么快人快语,朕想说的是,希望太子继位之后,不再称‘官家’而是称呼‘皇上’和‘陛下’,诸位以为如何?”
赵扩依然面带着微笑,可是,几乎在场的所有人,都能感觉到他眼神里的希望与坚定。
众人心中就是一凛。
有宋一朝,臣子都是称呼皇帝为“官家”,但是,官家这种称呼其实并非宋朝特有的。
早在汉代,便有“官家”这样的称谓,“官家之惠优于三代,豪强之暴酷于亡秦”。
“官家”这个词代表的是朝廷、官府、公家,只不过在后来发生了一定的转变。
从南北朝时起,官家就有了皇帝的意思,所谓“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
值得一提的是,宋太宗赵光义、宋真宗赵恒这两位皇帝,也曾询问过臣子,为何要称呼自己“官家”?
其实,宋代称呼皇帝为“官家”,却是皇帝这个位置的权威性受到了削弱。
唐末藩镇割据之乱世,五十三年间,中原轮换五朝、八姓十三君,当时的人只要兵强马壮,就可以自立为王。
“天子”于是泛滥,一个牌匾掉下来恨不得都可以砸死一大群。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君权神授”的观念在民间开始动摇。
赵宋创立之初,地方镇守的权力极大,他们拉帮结派称为“十兄弟”。
赵匡胤先通过“黄袍加身”当上皇帝,后来又用“杯酒释兵权”收回权力,这些似乎来得都有些轻巧。
但是,要想让手底下从前的兄弟们信服,除了表现出君王的“宽仁大度”,他别无选择。
基于这样的原因,赵匡胤不自称“天子”,而是按照庶民的习惯,称自己为“官家”。
一来显得比较平易近人,二来通过这个称谓,向大臣们传递一出:皇帝愿与百官“共治天下”的心声。
因此,宋朝的历代皇帝,几乎都要受到大臣们的制约,权倾一时的权臣层出不穷,皇帝一个个也当的憋屈啊。
现如今,郭默的横空出世,甚至干翻了整个大金国,又将大理纳入大宋的版图,明眼人都能看出,西夏被拿下也不过是早晚的事情。
郭默打下的这些地盘,完全能够跟大宋的疆域相媲美,这绝对是一代强势的君主。
因此,赵扩才将众臣召集起来,提出了他心中的想法。
薛极、程珌、赵汝述、卫泾、胡榘等人,一个个低头不语。
在可是一件大事,往大了说是动摇大宋国本的事情,直接跟大宋立国之初的基本国策相违背。
他们这几位老臣,往往不是什么孤家寡人,他们身后站着的是一个个大的家族或者利益集团,他们能跻身于朝堂,很大程度上也不过是个代言人的角色而已。
“官家,臣完全赞同官家的说法。恕臣妄言之罪,以臣之愚见今太子殿下之功,可比当年太祖的开国之举。”
“且太子殿下依旧不到而立之年,偌大一个天下,殿下兵锋所指,超越汉唐亦未可知。”
户部尚书岳珂,第一个站了出来,力挺赵扩的观点。
“臣兵部侍郎孟宗政,赞成官家的说法——”
“臣刑部侍郎宋慈,赞成官家的说法——”
“我等皆赞成官家的说法——”
三大经略安抚使,三大劲旅的都统制,也纷纷站了起


相关章节: 第三百一十章 锄强扶弱第三百一十一章 回归全真第三百一十二章 太子立朝第三百一十三章 所谓伊人第三百一十四章 皇陵传位第三百一十六章 冲冠一怒第三百一十七章 御驾亲征第三百一十八章 战地红颜第三百一十九章 灭绝人性第三百二十章 生离死别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