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祖父是朱元璋张浩朱允熥 第174章 南洋

第174章 南洋


推荐阅读: 祖星之万千穿越者归来木叶的疯狂戴夫原神:我转生成了艾琳报告盛爷,夫人每天都在装乖巧惊爆!四个萌娃带妈咪炸翻大佬集团好友死亡:我修为又提升了张浩朱允熥权力风暴我的七个姐姐风华绝代我祖父是朱元璋乡村神医战神之帝狼归来


马尼拉的王城,和大明任何一座城市相比,都很是逊色。
在李景隆看来,可能都不用动用火炮,只需要床弩等武器加上悍卒一个冲锋就能拿下来。但城池是城池,人是人。
这些当地的土人看着和善热情,可腰间的弯刀还有身上乍起的肌肉告诉他,这些人或许野战不行,但在丛林山地之中,却能以一当十。
若是贸然动武,明军虽能取得优势,但要长期面对当地人的仇视还有暗杀。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武装攻击,现在看来得不偿失,只能是最后的手段。
“要来文的不能来武的!”李景隆心中马上有了一个草案。
对于这些人,可以用一切物质手段拉拢。他们什么都没有,而大明什么都有。
李景隆的舰队之上,携带了无数大明的货物,从布匹丝绸再到瓷器纸张,足以闪花这些土人的眼。
“先和当地的土王搞好关系,等联合了华人的后裔和华商之后,让他们拉拢腐化土王下边当地官员,一步步蚕食!”
其实,他想的有些过于复杂了。
历史上,永乐皇帝时期郑和下西洋之后,吕宋诸岛的各位土王在见识了天朝浩大的舰队之后,毅然决然的称臣纳贡。
永乐十五年,吕宋群岛中的三位苏禄国王携带家眷共计三百四十人,浩浩荡荡朝大明出发,在北京游玩了二十二天之后,从山东水路回程。
但其中东王不幸感染疫病,死于德州。永乐闻之哀恸不已,以大明藩王之礼下葬。
永乐帝诏曰,“尔父知尊中国,躬率家属陪臣,远涉海道,万里来朝。朕眷其诚悃,已锡王封,优加赐赉,遣官护归。舟次德州,遭疾殒殁。朕闻之,深为哀悼,已葬祭如礼。尔以嫡长,为国人所属,宜即继承,用绥藩服。今特封尔为苏禄国东王。尔尚益笃忠贞,敬承天道,以副眷怀,以继尔父之志。钦哉。”
所以被大明册封的苏禄国王,赶回去继承王位。而他的另外的两个儿子,也不知是乐不思蜀,还是说受到中华孝悌的影响,决定留下来守墓。
天朝之国,以礼相待。允许守墓的子孙们,每年以王爵之礼祭祀,可以佩戴王冠等物。
这两个国王的儿子根据自己的名字,都改了汉姓,安和温。
清世宗雍正九年上表清朝皇帝,请求为中国国籍,遂以安温两姓落籍德州。后来菲律宾人还拍了个电影,用来纪念此事。
李景隆是这个时代的人,但他却不知道这个时代,中国对于周边的影响力。
吕宋群岛之中,以苏禄人为例。
苏禄人强悍善斗,西班牙殖民者占据吕宋马尼拉,欲收苏禄。苏禄却独义中国,决死不从。
李景隆其实更不知道,朱允熥为何对这些海岛格外钟情的原因。
这些海岛有个别称,南洋。
从元末明初开始,已有华人到这些海岛上定居。甚至在其后的百十年间,有许多由华人后裔建立了城邦王朝。
南洋这些海岛,在未来不但会成为大明的岛链拓展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还是经济和民生上不可获取的一部分。
时至傍晚,李景隆一行终于进入马尼拉的王城。
闻听大明使节前来,马尼拉王苏莱曼欣喜若狂,携带满城文武官员贵族等出城迎接。
迎接的队伍之中,竟然还有几位华商。其中以一位姓许名柴佬的人,地位最为超然。
来时的路上,谢晋忠已对李景隆说过。此地有华商四十家,以许家马首是瞻。即便是当地的土王,也要对许家优渥有加。
~~~
王城之中,比大明县衙大不了多少的王宫之中,灯火通明。
马尼拉王苏莱曼端坐在主位,李景隆陪衬下手,谢晋忠和许柴佬作为通译。
场面虽然有些寒酸,可所用的器物却让李景隆挪不开眼。
“他娘的,这个穷地方,忽然用的器皿都是金子的,还镶了各种宝石?”
灯火下,黄金宝石的光泽更加耀眼。
这些光泽之下,跟随李景隆前来参与晚宴的大明军官们,


相关章节: 第179章 外戚(1)第178章 新茶(2)第177章 新茶(1)第176章 歹毒(2)第175章 歹毒(1)第173章 狼来了(2)第172章 狼来了(1)第171章 田鼠(2)第170章 田鼠(1)第169章 生机(2)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