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祖父是朱元璋张浩朱允熥 124 凯旋(2)

124 凯旋(2)


推荐阅读: 祖星之万千穿越者归来木叶的疯狂戴夫原神:我转生成了艾琳报告盛爷,夫人每天都在装乖巧惊爆!四个萌娃带妈咪炸翻大佬集团好友死亡:我修为又提升了张浩朱允熥权力风暴我的七个姐姐风华绝代我祖父是朱元璋乡村神医战神之帝狼归来


闻言,文官们的气势为之一滞。
跟那些老杀才讲?那不是等着.........挨喷吗?
那帮人是能说理的人吗?是能说得通的人吗?
早些年太子朱标在世的时候亲近文臣,都跟踩了他们尾巴似的,不住的在太子耳边说什么,大明朝都是武人打下来的,殿下莫听那些遭瘟的书生瞎糊弄。
更何况现在?
文官们只是气不顺,没傻到跟那些老杀才硬顶的地步。
“够了,成何体统?”朱允熥开口呵斥,“在孤面前唇枪舌剑,你们还真是出息?”
“臣等不敢!”众人赶紧请罪。
大明的五军都督府是文官们的心头大患,但对朱允熥来说却不是。五军都督府看似庞大,其实其中分化的十分细致,根本没办法对皇权造成威胁。
“说抚恤的事,你们拐哪里去了?大明朝才多少年,就要当着孤的面来一场文武之争吗?”
其实事情的根子朱允熥心知肚明,这场对兀良哈的大胜是他这个皇太孙真正执政之后,第一场大规模对外战争的胜利。
这种胜利让刚刚似乎看到曙光的文臣们,再次感到了危机。
因为功劳都是武人们的,和他们没关系。
“大明有两条腿,一条是文,一条是武,两条腿走路,大明才能走得稳当!”朱允熥继续开口道,“没有武人保家卫国,谈什么国泰民安。没有文官们治理天下,哪来的钱粮给武人打仗?”
说着,朱允熥叹口气,“在孤心中,你们就好像两条腿,两只手缺一不可。这次饶了你们,下次再在孤的面前如此互相讥讽,罢官治罪,不管是谁!”
“臣等遵旨!”
这样的事,其实就算以前在老爷子面前也经常发生。大明朝武人桀骜,文官头铁。双方只要稍后不合,就是互相针锋相对。
“抚恤的事是其一!”朱允熥继续道,“所有战死将士的名字,刻于石碑上,供奉英烈祠享受千秋香火!”
“殿下厚恩!”武臣们闻言,齐齐行礼称颂。
这时,太监王八耻躬身,踩着小碎步,捧着一份文书进来,“殿下,八百里加急!”
朱允熥接过,脸上顿时满是笑意,开口道,“李景隆的折子,再有两天就到京师了!”说着,朱允熥想想,“大胜之后班师回朝,孤当亲迎!”随后,放下折子,郑重道,“传孤的旨意,开大明门,三军将士从大明门进城!”
~~~~
“没这规矩呀,国朝以来得胜还朝,走的都是德胜门呀!”
“大明门那是皇上走的呀,这不是........”
这份口谕一出,又是引爆京城。
街头巷尾都是议论纷纷,只要人们凑到一起说的就是这样的话。
尤其是临近年尾,街面上买年货的爷们本就多,走累了坐在茶楼里,便三五成群的开始议论。
“嗨,咱们这位东宫殿下,自小就喜爱武事。”
“让将士们走大明门,为的就是激励天下健儿,尔等征战皆为大明!”
“你说的真假呀!”
“我老姑夫的亲侄儿的大舅子五军都督府的,这话还能假?”
街头巷尾到处是这样的议论声,等到大军凯旋的那一天,更是全城百姓出动,城门外人山人海。
负责治安的衙役,巡城兵马满头大汗的把看热闹的百姓们分隔在大路两旁。
国家强盛,百姓们自然爱戴。
大明虽然武功赫赫,但已有好几年,不曾大军凯旋而还,君王亲迎了。
路两边的百姓们,都好似提前过年一样,穿着新衣,喜气洋洋。就连许多女眷都掺杂在人群中,拽着父兄或者丈夫的一角,眺望远方。
大明门的箭楼之上,朱允熥一身簇新的五抓金龙袍服,笔直的站着。他身旁文臣武将分列两侧,许多在家养老的老勋贵们,也穿着戎装盛装出席。同样穿着龙袍的六斤,好奇的趴在栏杆上,朝下面的人海眺望。
下面的人太多了,沿着城门两侧放眼望去无边无际,全是黑压压的人头。还有,震天的喧闹和嘈杂。
这震耳欲聋的声


相关章节: 129 归乡(2)128 归乡,归乡127 咱这辈子,哎126 长街(2)125 长街 (1)123 凯旋(1)122 听话,回家(2)121 听话,回家(上)120 落幕(完)119 落幕(1)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