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祖父是朱元璋 第111章 生意(2)

第111章 生意(2)


推荐阅读: 惊爆!四个萌娃带妈咪炸翻大佬集团好友死亡:我修为又提升了我祖父是朱元璋张浩朱允熥张浩朱允熥权力风暴我的七个姐姐风华绝代乡村神医战神之帝狼归来迎娶皇后,竟让我这假太监帮忙?物价贬值十亿倍,我成了神豪大唐之超级军火商末日游戏:开局手刃校花女友


“山西和苏州那边,都是父祖三代人的交情。我们三家共进退,如一家!”
周全缓缓道来,“山西那边的股东,家里主要是茶布皮货等生意,苏州那边则是棉布丝绸。”
怕是不尽然。
李景隆心中冷笑,山西那边的商人因靠近鞑子,做的可不光是茶布,怕是战马盐铁牲口金沙这些违禁品,私下里也都没少做。
有些生意朝廷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这些年一直对鞑子那边闭关禁贸。但鞑子也要活啊,若是真的什么都买不到,哪怕打不过大明,那些鞑子也要发兵来抢。
“其实盛恒达有今日,也是我们三家步子迈得太大!”周全继续说道,“去年春天,苏州那边从银号这边借用银元四十万,说要加盖棉厂。”
“您也知道咱们大明的棉布从来都是供不应求,苏州那边说打算在松江府建一个雇工万人,制机千张的大厂,预计年产布十万.......”
听了这话,屏风后的朱允熥心中默默盘算。
此时的大明,就是棉布帝国。
且不说老爷子当年横扫南北靠的就是棉布,如今大明的棉布无论在外贸和是本国之内,都是重中之中。
仅去年全国棉布产出一千三百万匹,外销近一千万。剩余三百万匹中,一百五十万抵税征收用作边军的军饷。
这数量,还不算百姓家中自己织的布。
何为小农经济?吃的米粮,穿的衣服都是自己种自己织,除了用鸡蛋换点盐之外,完全不用购买其他外来品。
此时的大明,除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也开始有了雇工上万人的大型棉厂。
而且,这种工坊日后还将越来越多。
朱允熥心中暗道,“工商业的发达未必会延缓土地兼并,甚至还会因为发达的工商业,使得粮产下降粮价过高。”
“当在江南棉布产出地区等,广设粮仓平息粮价,同时预防荒年时,出现缺粮之忧!”
而此刻李景隆的心里,则是另一番思想。
“这些做买卖的真黑啊,给别人二分利,然后拿着几十万别人做买卖的银子帮自己做买卖。嘿嘿,这不是空手套白狼吗?”
周全继续说着,“可谁知苏州那边,卷到了一桩案子里。”
听到此处,李景隆心里又是咯噔一下。
忍不住问道,“可是通倭那事?”
“正是!”周全叹息道。
通倭的事,其实就是铁铉等人给苏州那些不想缴税的豪商们下的套。这事他的李景隆同父异母的弟弟也卷了进去,最后还是李景隆打招呼脱身。
不过那时,他李景隆也捞了一大笔不义之财。
“因为那件案子,棉厂的事一再搁置,盛恒达的流转资金出现断流。前些日子,苏州那边又被布政司被摊派了数万的银钱,说是要开垦什么玉环岛。”
“哈!”
朱允熥忍不住哑然失笑,韩克忠他们在那边开垦荒岛。他给的奏折批复中写道,就地筹银。
没想到铁铉和韩克忠,再一次把这些商人们当成了冤种宰。
不过笑过之后,朱允熥脸上满是郑重。
“建立一个良好的健康的商业环境,任重道远。官员们的财产,不应该被官员们予取予求。”
“同时,苏州那边还有在河南拖欠的三十八万棉花款告急,只能再次拆借。”
周全叹息一声,“这就使得银号入不敷出了!”
李景隆冷笑,“你们这些生意人算盘真好,说起来谁不是家里银子都没地方放了。却放着家里的钱不用,拿银号的钱来做生意!”
“这........”周全一时语塞。
“本官明白,家里的钱是家里的钱,自己兜里的万不能掏出去。聪明人,都是用别人的钱生钱,对吧!”李景隆笑道,“不过,你盛恒达这么大的产业,不会因为这点钱闹得周转不开吧?”
“国公说的是!”周全开口道,“前两个月小老儿给山西写信拆解,那边从水路运银七十万。可是.........”说着,又是重重叹息,“到了武昌,连银带船还有人都被武昌守备给扣住了


相关章节: 第116章 朕的坑(1)第115章 税吏(2)第114章 税吏(1)第113章 内情(2)第112章 内情(1)第110章 生意(1)第109章 利与弊(2)第108章 利与弊(1)第107章 钱庄(2)第106章 钱庄(1)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