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祖父是朱元璋 第136章 给俩人(1)

第136章 给俩人(1)


推荐阅读: 惊爆!四个萌娃带妈咪炸翻大佬集团好友死亡:我修为又提升了我祖父是朱元璋张浩朱允熥张浩朱允熥权力风暴我的七个姐姐风华绝代乡村神医战神之帝狼归来迎娶皇后,竟让我这假太监帮忙?物价贬值十亿倍,我成了神豪大唐之超级军火商末日游戏:开局手刃校花女友


“臣等参见皇上!”
君臣相见没有在巍峨的奉天殿,而是就在这庄子田间的凉亭之中。左侧是姹紫嫣红的荷花池,身后是老爷子命人开垦出来,已经种了洪薯的坡田。
“不必多礼了,又不是在朝堂上!”朱允熥微微抬手,在凉亭之中坐下,开口道,“一大早有什么事急着见朕。”
众臣之中,老臣凌汉看看远处的山坡,低声道,“臣等听说太皇上......”
洪薯一事还尚未看到确凿的产量,所以朝臣之中只有寥寥数人知道,眼前这些臣子们还以为老爷子是心血来潮要到宫外来养老。
“摔了一下,御医说无大碍,虚惊一场!”朱允熥虽说得轻松,但心中至今仍有些后怕。七十来岁的老头了,一点小伤都足以致命。
凌汉开口道,“皇上,臣有些话不知当不当说!”
一听这话,朱允熥就知道不是什么好话,而且还是非说不可的话。
只听得凌汉继续道,“皇上纯孝,但不可事事都随着太上皇的性子。太上皇若想摆弄农事,宫里边大可以开垦出几亩田来,不必非要在城外亲历亲为。远离宫城,若是真有什么事,鞭长莫及呀!”
“你也知道老爷子的脾气,这话你别和朕说,你和老爷子说去!”朱允熥笑笑,“老人嘛,图的就是一个舒心不是什么虚礼儿,只要皇爷爷他老人家在这住得高兴,让他住就是了!”
“皇上此言差矣!”凌汉又道,“就如今日,您听说太上皇摔了,便不顾朝会匆忙而来。臣斗胆问一句,若是恰好赶上有军国大事,臣等找不到皇上,是不是就给耽搁了?”
“再者说,皇上居于宫乃千古不变之礼,您一而再再而三的往外跑,是何道理?莫非皇上觉得紫禁城住腻了,想要另起一座宫城?”
“若那样,臣等是万万不敢奉诏!”
朱允熥单手扶额,这老头三言两句就说到这个上头了。在这些文官们看来,皇帝就应该老老实实呆在宫里多生孩子少出来。凌汉这话也是在给朱允熥打预防针,言外之意您别总借着太上皇的由头往外跑,更别想着外头比宫里好,动了修园子的念头。
“诸爱卿见朕何事?”朱允熥赶紧岔开话题,目光看向左督御史杨靖,开口道,“杨爱卿,朕看你手里捧了一堆的公文?”
“皇上,这些都是z地官员弹劾叫屈的公文!”杨靖笑道。
z地无小事,一方面他是大明在东南数省之中最大的财税来源地,二来也是推行摊丁入亩等新政阻力最大的地方。其实z地的麻烦早在洪武年间就有了,清查土地和人口,还有登基户籍黄册,此地总是变数颇多。
不过当初改驿为邮,大兴水陆商路却格外积极。
“又是弹劾谁?是铁铉还是景清?”朱允熥开口问道。
杨靖笑笑,“回皇上都不是,是弹劾韩克忠的!”
“他才去了几天就这么多人弹劾?”朱允熥看杨靖手中那厚厚的一摞,笑道,“他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
“皇上恕臣无礼!”杨靖把手中的文书放在桌上,然后拿起上面一份公文,“这是钱塘县令直接发来刑部和督察院的奏文,钱塘县令奏,御史韩克忠刚到浙地,不行抚慰绅之事,反而滥用酷刑......”
朱允熥忽然开口打断他,“说怎么回事,别念这些官面文章。以后这种不说前因后果,上来就扣帽子的奏文,不必拿给朕看!”
说着,顿了顿,“朕算不得什么勤政之君,但一天的奏折也要看上一两百份,凡涉及到某些需要出力,或者出力不讨好的事。都是相互推诿,互相扣帽子甩锅,错误都是旁人的,事都是有难度的,他们都是辛苦的!”
“说正事三棍子打不出个屁来,可一涉及到他们脑袋上的官帽,比谁笔杆子都硬。”
众臣闻言一时间都不敢发声,不知为何皇帝忽然把话引到这个上头。大伙都知道,眼前这位皇帝,可从来都不是当初故太子那样,温文尔雅体谅臣子难处的君王。而是在某些方面,刻薄程度甚至比太


相关章节: 第141章 给你个机会(2)第140章 给你个机会第139章 烟火(2)第138章 烟火(1)第137章 给俩人(2)第135章 英雄迟暮(2)第134章 英雄迟暮(1)第133章 夫妻夜话(2)第132章 夫妻夜话(1)第131章 父子携手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