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第六章:身世之谜

第六章:身世之谜


推荐阅读: 帝豪集团叶辰萧初然上门女婿叶辰萧初然最强入赘女婿叶辰萧初然璀璨人生叶辰萧初然新婚夜,植物人老公忽然睁开眼我有九千万亿舔狗金陈远林书彤锦绣农女种田忙杨若晴骆风棠沈初薄暮年重返84:从收破烂开始致富从一人开始开发诸天万界呵呵,主角太多了千骗万化


  江南多富庶,就现在的大明江南,在全世界,也是最为繁华的地方。
可朱安并不喜欢。
三年前,朱安在西域草原这边的基本盘稳定后,就曾经让商队过去。
不过因为勋贵宗族太多,碰了一鼻子的灰回来。
在朱英看来,还是大明边疆这些地带比较舒服,足可以肆意妄为。
天高皇帝远的,除了不要招惹大明的大军,其他方面,朱英可以嚣张的说,这里就是我的地盘。
有雪花盐这等利器开路,不管是大明边疆的官员,还是诸多小国大臣,王室。
包括草原上诸多部族,西域诸多势力,都跟朱英有很深的往来。
对外宣称雪花盐的来源于海外番商,经过早期的原始积累,朱英以代理人制度,建立出一个庞大的利益体系。
当得到的越多,人便会越是贪婪,朱英当然不能免俗。
就现在的大明,造反是不可能造反的,所以很早,他就有了海外开国的想法。
现在的朱英已经有一个小规模的火器研究基地了,只不过进度太让人无语。
两年还没造出一个能用的,顶多算是烟花。
毕竟火器工匠,几乎全部掌控在大明官府手中。
那些研究人员的基础太差,光是基础培养,都要花费很大的心思和时间。
即便有着后世的眼光,但朱英估计,想到达到目前大明火器的程度,至少都是十年打底了。
兵仗局那边要是能搞几个老工匠来,随便都能抵得上好几年的研究了。
如此看来,京师便是非去不可了。
“通知商会的各个负责人,立即化整为零,向江南地区出发,不要怕花银子,也不要怕亏损。”
“安排数百人过去,随时等候我的命令。”
思索良久,朱英对张伯再次吩咐道。
现在不见得能拐到,但说不准真拐到了,后续的撤退,必须先计划起来。
“是,东家,我这就去安排。”
张伯对于东家的意思虽然不理解,但东家运筹帷幄,只需听从命令就行。
安排好一切,吃过晚饭,天黑朱英便回房休息。
这年头晚上可没什么娱乐活动,或许江南有,但北平天黑后,街道上便是清清静静,除了少数一些青楼还亮着灯火。
其他地方,早就是一片漆黑了。
对于女人,现在的朱安暂时兴趣不大,刀口舔血,流浪的日子多了。
成家目前对于朱英来说,却是一种奢望。
定下的三个五年计划,目前朱安已经达到两个了。
第一个五年,建立自己的势力:完成。
第二个五年,稳固基本盘,扩大影响力:完成。
第三个五年,发展工业,制造火器,海外开国:进行中。
“想来这次的京师之行后,应该可以找个地方稳定发育了。”
坐在书桌前的朱安,此刻也不免有些得意。
不是每个后世人过来,在这大明初期,都能达到这般成就的。
“可惜这一切,父亲你看不到了。”
短暂的得意过后,朱安又有些感慨。
对于南京,朱安并不陌生。
十年前,当朱安醒来的时候,变成了一个约莫八九岁的孩子。
朱安所说的父亲,便是当时收养他的养父。
养父是一名行商,朱姓,长年四处奔波,于南京城外,长江边上捡到他。
养父先辈是元末流民,大明建国初期,便在淮安某乡定居,干起了商人的买卖。
养父妻子难产而死,诞下一子,在和养父的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感染风寒不治而亡。
当时的朱英大概八九岁的模样,并没有原身的记忆,只好假装失忆。
养父见朱英年岁跟逝去的儿子差不多,认定这是老天爷送给他的儿子。
便将朱英收养。
因为早前养父亲子是在路途中病逝,养父带着朱英行商几年后,回家便声称朱英便是早前自己的亲子。
养父常年行商,甚少回家,所以村里人也没多在乎。
朱英这个名字,是因为当时养父捡到朱英的时候,浑身几乎


相关章节: 第十一章:轰动京师第十章:姚广孝的安排第九章:朱棣不安第八章:太孙之位当允炆殿下莫属第七章:孤独的朱重八第五章:京师之行第四章:眼力第三章:朱棣暗子第二章:姚广孝狂喜第一章:八百里加急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