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第361章:一切为了家族

第361章:一切为了家族


推荐阅读: 帝豪集团叶辰萧初然上门女婿叶辰萧初然最强入赘女婿叶辰萧初然璀璨人生叶辰萧初然新婚夜,植物人老公忽然睁开眼我有九千万亿舔狗金陈远林书彤锦绣农女种田忙杨若晴骆风棠沈初薄暮年重返84:从收破烂开始致富从一人开始开发诸天万界呵呵,主角太多了千骗万化


  从老师家离开后,刘不易就直接到了群英商会为老师安排的住舍中。
是一个小院子里,里面有四间房,房间不算大,但位置很不错,出门不到一里地,就是学堂所在。
进了房屋内,刘不易升起火盆,屋内才开始渐渐暖和起来。
“商会真是大方,这个地段的屋子,牙行那边,少说一個月怕得要一贯宝钞,竟是免费给住,还过几天,还能去领取石炭,当真不错。”
“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就这般离开,怕是过上几天,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只能寄居在同乡家中,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便就看人家脸色过日子。”
刘不易自语着说着,手也没停下,将石炭添加入火盆里。
刚刚加进去的石炭,大致是因为有些水汽的关系,有一股子刺鼻气味,随着燃烧,便就消失掉了。
石炭的燃烧是有毒性的,朱英对于商会,也只是交代了一声,并没有过多的重视。
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跟现在大明的建筑方式,有很大的区别。
明代的房屋,并不是跟后世那样属于一个密封的结构,而是有着良好的通风性能。
像是屋顶的瓦片间,都是有着缝隙。
所以燃烧石炭所产生的毒气,不会在室内累积,很快就会流逝。
这自然也有一个缺点,夏天更凉爽,散热比较好,但冬季的保温效果,就相对而言要差上许多。
收拾好后,刘不易从袖子里掏出一卷书籍,并非是文人常读经义,而是从老师那里借来的兵书。
看到兵书,刘不易不由心中想到方才在老师府里的事情。
“老师看事情,当真是通透,不过我也原本以为老师会暗中和太孙殿下作对,没成想真的就置身事外了。”
“太孙殿下威望与日俱增,如今文人不知,可在军中,人人膜拜。”
“便是多少明事理的读书人,嘴上不说,心里头也暗自佩服。”
“老师这步棋,算是走对了。”
心里头想完,刘不易便就打开兵书,认真的阅读起来。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他的老师刘三吾,此刻在府邸内,让老管家照着他的一封书信开始摘抄起来。
老管家从小就在刘家长大,是真正的家生子,忠诚方面,绝对是值得信任的。
“老夫自号坦坦翁,没曾想在今日,却做下了这等之事。”
刘三吾像是对着老管家说,又像是对着自己说。
老管家闻言,微微停笔,安慰道:“老爷此事在我看来,乃是大义所为,这等行事,老爷也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家族。”
“得老爷赏赐,我才有幸读书识字,明白事理,这天下,均是先有家,后有国,无家哪来国。老爷这番抉择,自是对的。”
老管家说的家,是家族的家,而不是自家的家。
刘三吾能有今天的成就,当然是离不开家族,或者说这年头,无人可离开家族。
听完老管家的话,刘三吾青轻叹一声道:“儒家有言,天地君亲师,老夫一声颠沛流离,晚年才得陛下赏识,这才有了今日。”
“无论是王权富贵,亦或是勋贵大臣,老夫从不妥协,却在今日,终于没能恪守本职。”
“罢了,罢了!”
刘三吾语气唏嘘感叹。
自洪武十八年由茹瑺举荐‘以文学应聘’入朝后,至今已有七年时光。
官场之中,浮浮沉沉,起起落落,但不失根本。
现在,一言难尽。
那老管家所摘抄的书信,便就是刘三吾所写。
洋洋洒洒上千字,仔细的讲述了群英商会开办学堂,将会对所有家族所产生的各种不利。
常言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几代人的努力,怎能输给一个科举。
寒窗十年的苦读,就能超越一个家族,这在现在的读书人,亦或是刘三吾看来,多么可笑,多么荒唐。
是以,刘三吾便写下了这封书信。
因笔迹的问题,刘三吾在个人的书法上,有着很高的成就,但凡熟悉些的,皆能认出,便就让老管


相关章节: 第180章:谨慎的朱英第179章:蓝玉求情第178章:只能处死第363章:除夕夜第362章:文化的碰撞第360章:莫要高看了天下文人第359章:学堂之争第358章:错觉第357章:征伐倭国的准备第356章:吕氏,吕氏!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