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农家娇女忙种田 第420章 成摆设的国库

第420章 成摆设的国库


推荐阅读: 混沌神王姜瓷陆禹东首富从买栋楼开始太古剑神玄学大佬下山后轰动全世界苏锦元景世子妃你又被挖墙脚了我在冷宫忙种田天唐锦绣房俊修仙:从查案开始都市透视狂婿农门贵子影视世界从匆匆那年开始


户部尚书心里比黄莲还苦,前年北方大旱,好在有了番薯这物件,他的钱库损失少些。
去年冬天和今春几场大雪,他的钱库光一大半。
如今入秋了,北胡县又出了这样大的事情,他的钱库又得少一半,再来一次他这户部尚书也不要干了。
守着个光秃秃的钱匣子有何意义,每年与各方调粮斗智斗勇头发不知掉了多少把。
“唉,这北边是造了什么孽,怎么年年都要被嚯嚯一次呢。”
户部尚书赶忙回到户部,招来部里的下属紧急开了个会议。
“大人,上年年末北方大雪咱是在临近几个府调粮,如今秋收还未到,再调粮......”
绝对调不到!
羊毛也不能一直逮着那几只薅啊。
户部尚书也知道,可是不往周边府城调粮要往哪里调?
京城这边的粮库更是不用说了,都快掏空了。
有人出主意道:“南边这些年倒是风调雨顺,不若......”
这位大人的未尽之言在场之人都知道是什么意思,户部尚书沉吟片刻,“只是,会不会太远了。”
“走水路可省小半时间。”
总比调不到粮好吧。
户部尚书想想也对,当即拍板,发了几条调粮的政令到南边各府县。
林书扬收到户部的调粮令,不慌不忙地准备着。
眼看着秋收就要下来了,他下底下村长田地看过了,不出意外,今年绝对是个大丰收年。
县里粮库里的粮食,每年都要搬出来重新晒过,每年都新粮收上来了都把旧粮换出去了。
所以,大部分都是新粮,只有少量的陈粮。
县衙里的人也是有小心思的,新粮留着自己县里用,把陈粮搬出来用于赈灾。
虽说是陈粮,也没有发霉什么的,县衙里的人上心,粮食保存的都很妥当。
户部来调粮的官员,看着福田县衙满粮仓的米粮那叫一个羡慕啊。
户部官员随机调查了几包粮食,发现都是好米,当即和林书扬交接后马不停蹄地赶往北方赈灾。
林书扬看着少了一半粮食的仓库,静静地发了会儿呆。
回到府衙后,立即写了一封建议增收赋税的奏折发往京城。
庆帝收到福田县令的这封奏折那是相当的开心啊。
他那国库都快成摆设了。
本来接过来就是个破败的国库,前些年又是减免赋税,他的国库从来就没有充足过。
就这两年吧减免赋税取消了,国库稍微有了点银子,北方又是雪灾颗粒无收。
他不但要花银子赈灾还要减免赋税,他的国库真的成了个空壳子了。
今年各地都使用的新的种植方法,不出意外,产量肯定是会增长一些的。
庆帝将福田县送来的奏折给各位大臣传阅,“各位意下如何?”
“回圣上,臣认为可行。”
“臣附议。”
“臣附议。”
不附议也不行,国库真的空虚了。
原本他们就建议增收赋税,只不过皇上仁慈,认为百姓还吃不饱饭,因此一直是最低一档的税收。
如今除了刚受灾的北边几个地方,增收赋税都是可行的。
白夏可不知道今年要增收赋税的事情,不过知道了也不怕,因为她的早稻今年大丰收啊!
早稻全部清整赶紧,晒干入库前统计了产量,达到每亩一石多四十斤!
白夏原本预估的是每亩一石多二十斤,如今整整多了四十斤。
如果晚稻如早稻般,每亩一石多四十斤,那么一年的亩产就是三百二十斤。
这可真的是个惊人的数字。
林书扬打听到福田县君种植早晚稻的事情,特意问了白夏得知今日入库,公事也不办了,特特跑来看看到底亩产多少。
“是一百六十斤?”
“当真是一百六十斤?”
林书扬不敢置信,反复问了三四遍,得到的都是同样的数字后。
大腿一拍,“老天有眼啊,我大庆百姓有福了。”
又真诚地冲白夏行了一礼,“下官替全城的百姓多谢县君!”
别小看这几十斤


相关章节: 第425章 除了黑,没什么特点第424章 你爹这是想把你宠上天啊第423章 都是你的第422章 种田大户第421章 一线生机第419章 回京城当我伯府二公子去第418章 做生意更厉害第417章 全荷宴第416章 清荷别院第415章 万绿丛中一朵花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