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梁寒郡的日记书


推荐阅读: lol:我选择弹幕最多的打法特比伦世界表象背后综漫:从在地错捡到女神开始慕槿花开时成为天命反派是什么体验致力想要守护的世界四合院之柱子我功德无量圣魔神之剑中医在纽约崛起从金融开始足球:谁说这货只会传球?

  当我阅读的时候,我在占用的不是我自己的时间,而是我债主的时间。我欠什么呢?到最后我发现,我不欠什么,我是自由的,我把不自由当成自由,自由就是自由。当我因为外物被驱使,因虚荣奔波,即便我在自由地追逐,似并不自由。

  我占用什么时间?无所谓时间。

  有一种想法让我的努力全部褪去,变得再自然不过了。我不需要说任何话,就像一只在沙漠中行走的骆驼一样,完成我的任务,一步一步一步一步,仅此而已。其它想法本可以抛之脑后,最多不过是取悦自己的主人,不把货物打翻在地,这就是我全部的生活了。

  永恒的时光从不需要任何人来

  消磨。

  说出的谴责并不能在任何厚实的土地上扎出血。不如删掉这容易钝锋的愤怒,似乎是有求于人,可不如把这份恨铁不成钢的锋芒指向自己,捶打自己。

  不相容,就不要强迫相容。

  破除经验主义大步往前走。唉,我突然发现,读书是不是一种经验的吸收呢?不全是,读书是要带着思考的,不思考,就成打印机或者书架了。

  不是所有生产力都可以转化为财富。但我们也不会只因为钱而行动,钱故而重要,可还是有其它一些东西值得追求。

  那样的世外桃源越来越多了,怎么会越来越少呢?

  前二十页用,“约束与镣铐、你想买篮子吗?”这两句话总结。

  打飞不叫打飞,这样很俗,叫被影响而使双脚脱离了地球的表面。

  穿衣服不仅仅是为了保存热量。这应该不是在说约束的问题,而是功能的问题,它也没在批判什么,只是提醒了一下衣服的原本用途。这是复杂的价格,不用更为贬义的代价。

  我感觉更重要的是一些现象下的隐含意义,就是潜台词。它们不反应问题的本质,但是能展示事物的内在的令人感兴趣的属性。

  我们有很多潜意识里的行为,它们记录着我们的祖先为了求生而不得不做出的改变、挣扎。

  可怜的,自以为是的文明人似乎总会为了房子而发愁。不论,一直都是如此。

  要我说,根本没什么值得嘻嘻笑的地方,也没什么克服不了的疙瘩,要做的仅仅是不要帮倒忙,不要添乱,管理好自己。这是最起码要做的了,此外,有点贡献,那就可以了,还奢求什么呢?奢求,是潜在的奢靡。

  我发现我无力改变,唯一改变的是接受它的心。我当然在做,即便自认为不可能,还是要去做,因为有做下去的必要。至于能不能成,我并不是太关心,因为能不能成于我的努力几乎无关。

  保持内心空无一物,无怨言地做下去就好了。

  愿意的是蚂蚁,不愿意的是人类。除此之外,我们都是动物而已。

  繁琐地擦灰,这就是收藏的本质。这是一个极容易产生冲突的事情,有人收藏书,即是知识,有人收藏物,即是回忆。它们都需要空间,空间小了,矛盾就大了。

  我知道他一味批判繁饰的目的。那是一种中和,是一种偏差过大而导致的超调。偶尔装饰一番,也足够浪漫,就好。

  之后总结呢就是,蜗牛都得有壳,不管这壳是自己做的,还是借的、是租的、或是抢的。

  教育的意义与方式。可能也就是如此,是启迪智慧,认识世界,背诵积累倒在其次。与智慧的人交流,胜过死记硬背。我也发现,书本里的东西固化教条死板,尽信书不如无书。

  《瓦尔登湖》在关于对教育的思考这一部分说得十分深刻。如果学习变得虚假浮夸,变成一个避难所,那其价值不光会大打折扣,其产生的后果与本来所定下的目标也是南辕北辙。该如何办呢?只是浅浅地了解一下吧。找一个事物的缺点总是比找优点容易,太早下结论也很不负责任。

  我该思考的是如何获得必要的锻炼,或者在被批评时,能欣然接受,以便于提高自己。


相关章节: 无事(2023.9.13)增减(2023.9.14)热闹(2023.9.15)无意(2023.9.16)驱散(2023.9.17)不在乎(2023.9.18)嗯(2023.9.19)融合怪(2023.9.20)借(2023.9.21)《许三观卖血记》(2023.9.21)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