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宿命之环


推荐阅读: 高武三国:从五斗米教开始神豪:我吹的牛能成真开局从实业开始御兽:进化魔方与你相遇的瞬间退队后,她们倒追而来魔戒:中土领主儒门天下洪荒佛门二教主史上最强勇敢系统星河之上好男儿留什么辫

的细节。

  我给它命名为“实线”。

  有了实线后,就是抽出关键剧情和细节,再结合梦境、循环等元素,编明面上的故事,也就是“明线”。

  在这个过程中,有的时候是先把关键剧情象征化、隐喻化,再放入故事里面,用奥萝尔的小说桥段和卢米安的臆想来配合来消除不协调的部分,有的时候则是先有明面故事,接着才考虑放入哪段实线剧情,怎么象征化,总之,是一个两头靠拢的过程。

  完成了这些,后面还有标好写作注意点这一步。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某些角色某些故事的写作要点,比如,三个调查员的标注是正常写法,奥萝尔的标注是“卢米安的美化印象,深刻记忆的反复呈现,小说桥段对部分细节的弥合缝补,反常行为的一定展现,后面循环里更真人化有自我思维一些”,等等,等等。

  后来交给起点审核的大纲里,我是把所有“实线”所有隐喻象征的解释都删掉了,只留下“明线”,我不希望我的故事讲完前,有人就已经知道答案,哪怕编辑也不行。

  想清楚这些,就是正式写作了。

  很多读者朋友经常有一个问题,是不是有了这么完善的大纲设置,后续就纯粹是按着这个走就行了?

  答案是不可能的,灵感随时会有,有的时候不写到某个剧情,你根本发现不了后续更好的处理。

  一个例子,写彼岸世界,奥萝尔和卢米安姐弟俩面对众多亡灵的时候。

  我一方面是把奥萝尔推开卢米安这个关键点以比较简单的象征化形式放入进去,另一方面则会考虑怎么填充剩余的内容和细节。

  很显然,“实线”里,奥萝尔只说了“我的,笔记”这句话,所以,更多的对话细节和故事发展需要卢米安自己去臆想,从奥萝尔小说里寻找灵感。

  经过反复思量,我最终还是决定用比较二次元比较狗血的方式来完善这个剧情,当时想的是,这能很好地映射这是梦境,部分桥段源于小说这点。

  但我又知道,这肯定会让不少读者不适,毕竟真的和整体画风不同,太古早煽情了。

  我想了又想,受限于时间,实在没想到更好的处理方式,只能这么写出来,不过,想的过程中,我感觉这可以用回响的方式作为结尾啊!

  那样一来,一是能更进一步展现梦境的本质夹杂着小说桥段,二是在第二遍回响的时候,有了前面的铺垫,有了令人不适的记忆,有了旁观乘客对过分煽情语言不够真实的评价,我可以把这句古早言情或者二次元的对白真正变成一把锋利的刀子,精准,动人。

  过时的永远不是对白,而是怎么使用它。

  也就是说,写到彼岸世界的时候,我才真正有了第一部梦魇的结尾。

  最初预想又被放弃的结尾有两个:

  一是卢米安逃出后,在另外的高山草场睡觉,又一次梦见了科尔杜村,梦见了奥萝尔,梦见了小伙伴,梦里的科尔杜村是那样的安宁那样的祥和,这是根据标题梦魇来的。

  二是把镜头直接切到特里尔酒吧,卢米安又一次讲起了那个故事,“我是一个失败者,几乎不怎么注意阳光灿烂还是不灿烂……”这是表现一种循环和宿命的结构美感。

  是的,卢米安编的那个故事的开头第一句话,也是宿命第一部开头的第一句话,是对这一部“梦魇”的高度提炼,是契子,是总启。

  既然第一部整个都在玩象征和隐喻,卢米安讲的那个故事,全书开始的那个故事又怎么会没有呢?

  按照卢米安的性格,这个故事必然是八分假两分真,真的部分又更多是象征性的呈现,藏着核心线索。

  各位,我在一开始就用卢米安编的故事告诉大家,第一部将是什么样的,这就是它的象征意义。

  以上是第一部的创作思路、写作摘要和满意的部分,不足之处肯定也有:

  一是把关于第一部的仪式


相关章节: 第一百零五章 那个人(求月票)第一百零六章 仪式开启(求月票)第一百零七章 破碎(求月票)第一百零八章 报告(求月票)第一百零九章 微小的希望(求月票)第一章 外乡人(求月票)第二章 信使(求月票)第三章 查理(第一更求月票)第四章 住客们(第二更求月票)第五章 生活经验(第三更求月票)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