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不是吧君子也防


推荐阅读: 来地球,都文明点!我可不是训练师诸天轮回之从仙路开始国民神医从破碎虚空开始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我真的只是人类四合院之傻子人生当你游戏通关之后封神证道:劫运天钧天云祭殊途仙路

  不是吧君子也防匠作二百零一、小师妹,建议提前站队、冷灶烧足!欧阳戎很早就发现一点。

  这方世界的大势走向,与前世的某段唐朝历史似是而非。

  这种模糊,令他东林寺苏醒之初,对于这方面的信息格外关注,经常将这两段历史做对比,归纳出了不少点。

  首先,大乾似是对应着大唐,眼下这个卫周,也对应着大唐曾经经历过的短暂武周时期。

  区别只是在名字上,另外还有练气士这类群体的存在,也不知是否是造成名字等细微差异的原因所在。

  不过欧阳戎翻找这一世欧阳良翰的记忆发现,国号为“乾”,是出自《周易》乾卦的“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等卦象爻句。

  另外始建大乾的离氏高祖爵位,这又涉及到让欧阳戎头大的复杂南北朝历史了。

  至于眼下这个卫周,与前世历史上的武周,目前看来,似只是名称差异有所不同。

  此刻高居庙堂之上、垂垂老矣的卫氏女帝的事迹经历,与欧阳戎耳熟能详的前世武媚娘有些相似,只不过因为练气士的缘故,有些事更加传奇一些。

  另外相似的国号“周”,倒是容易理解,卫姓起源于上古周文王第九子康叔,卫氏女帝登极之初也自称是周文王的多少多少代子孙,定国号为“周”,就是要承周礼,治盛业,表现出了一副重兴周朝礼制的姿态。

  只能说,为了构建政权合法性,古今中外大伙都蛮喜欢蹭祖宗的。

  除此之外,到欧阳戎在地宫幽幽醒来的这个圣历元年四月为止,卫周朝近十年的发展轨迹,与卫氏女帝所来干的事情,都和前世的那段历史相似。

  只不过中途多了一些练气士势力这种暴力机构的干涉,让卫氏女帝建立这个新政权更激烈了些,不过结果都是一样,殊途同归罢了。

  大乾第三位皇帝离善,也就是眼下葬于乾陵、庙号高宗的那位,还在世时,与卫氏女帝并称二圣。

  只可惜后期疾病缠身,无法约束皇后卫氏的权力,最后被活活熬死了。朝政也落在了皇后卫氏手中。

  乾高宗离善临终前,指定的继承人,本是当时的太子离闲。

  离闲是离善的第七子,同时也是离善与皇后卫氏的第三子。

  二人的前两个儿子已死,子嗣只剩下了第三子太子离闲、第四子相王离轮,与幼女长乐公主。

  只不过,太子离闲即位登基后,当时还是皇太后的卫氏女帝与之不和,最后将其废黜为浔阳王,改立第四子离轮为帝。

  不过到这时,卫氏女帝已经临朝称制,通过两次废帝立皇事件,已经彻底掌握了朝局,野心膨胀,不再需要傀儡皇帝。

  于是她将皇帝离轮幽禁别宫,自操政柄,最后代子称帝,改乾为周,定都洛阳。

  不过也不知道是因为晚年杀心收敛,仅剩下寥寥几个亲生骨肉,不舍得再杀;还是因为看见四子离轮表现配合的挺好,让出帝位的举措十分干脆,乖巧懂事。

  卫氏女帝并没有杀离轮,将其降为相王,改姓武轮,养在深宫,算是看护在身旁了。

  虽然不是像对待幼女长乐公主——也就是欧阳戎当初敢言直谏、控诉的那位——那样的恩宠。

  但也算是待之不薄了。

  此举,也给予了朝堂内外的文官大臣们不少心理安慰,朝野上下的保离派开始若有若无的朝相王离轮靠拢,成为了一股与卫氏女帝娘家两位亲王侄儿争锋相对的势力。

  至于原来那位被贬的浔阳王,则是先后迁于江南道的洪州、江州等地,最后,又因为各地有不少人打着废帝的名义、号召造反,浔阳王离闲一家又被彻底罢为庶人,消失在大多数人的视野之中。

  而眼下这大周朝的局势,就是发生在这个大背景下。

  卫氏与保离派正处于争夺皇嗣的白热化时期。

  小师妹走后,书房里沉思的欧阳戎,调动起前世的记


相关章节: 一百九十七、治大国如…理小榻(六一快乐)六一推书一百九十八、此情不似帝王家一百九十九、小师妹,做幕僚最重要的是什么?二百、为大师兄操碎了心二百零二、郑伯克段于鄢二百零三、苏裹儿:谢家姐姐真是他贴心小棉袄二百零四、苏裹儿的野望二百零五、初窥神话?又来骗我功德!二百零六、我的形状了(感谢“最爱东山晴”好兄弟盟主赏!)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