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隋唐天字七书


推荐阅读: 咸鱼的悠闲人生疯了吧!你真是御兽师?三国之我是个小兵游戏就位,玩家登场新言同记恶鬼当道斗罗大陆之小丑斗罗同礼录凡人之散修之路网游之帝国浮沉乌鸦给了我一双眼落雪之战

  中原王朝是农耕文明,在它的北方是广袤平坦的大草原,东西横亘万里,南北几千里,繁衍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文明。

  在冷兵器时代,这二种文明天然对立。

  游牧文明天然需要向南方的农耕文明索取和抢劫。

  中原王朝的应对方式一般有被动防御,积极防御,主动或全面进攻,和亲纳赂等几种策略。

  但中原王朝从来没有真正彻底地征服过它北方的竞争对手。

  即使消灭了某个对手,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大漠之北,大草原上,总会有新兴的民族和政权出现。

  如果大草原上出现一个统一的强大的政权,那就是中原王朝苦难的开始,甚至会面临灭顶之灾。

  从战略上讲,让草原上的政权四分五裂,互不统属,互相争斗,从而臣服于中原王朝是上上之策,这也是中原王朝所能取到的最大成果。

  杨坚的隋朝,就达到了中原王朝所能达到的顶点。

  这一切,都源于一个神一样的男人。

  在对外事务方面,隋朝有二个神一样的男人,一个经营西域,一个谋划突厥。这二个男人的名字都光耀千古,足为后世仰望。

  突厥一生之敌,那个上天选定的男人,以一已之力,纵横捭阖,上兵伐谋,用精准而实际的谋略和战术,硬生生让突厥臣服于隋朝。

  他的名字叫长孙晟。

  他天才的策略只有八个字“远交近攻,离强合弱”。

  俗话说外贼易挡,家贼难防,长孙晟就是打入突厥内部的一个“家贼”。

  长孙晟身为隋朝的使者,以敌国官员的身份,能得到突厥上下的信任和尊敬,他当然有几把刷子。

  长孙晟自小文武全才,是冠绝当代的神箭手,杨坚本人颇有识人相面之能,他和长际晟一见如故,他牵着长孙晟的手,颇为期许地说:“长孙郎武艺超群,适与其言,又多奇略。后之名将,非此子邪?”

  事实证明杨坚的眼光精准到位。

  三十年后,当杨坚的继位者杨广被突厥围困于雁门,不禁触景生情,怀念起长孙晟,他情不自禁地说:‘向使长孙晟在,不令匈奴(突厥)至此”。

  当年北周千金公主和亲突厥可汗,需要组建一个高级别的使团,中原王朝的惯例,一直都是以当世名望之士任正职,以孔武有力者任副手。

  出使突厥的副手一职,一直需要武艺绝伦之辈出任,一是出于安全考验,沿途并不平静。

  二是突厥是个尚武的民族,使节团需要展现大国的实力,在双方交往之中,不能弱了气势,有损国威。

  长孙晟成为当仁不让的副使,从此,他开始了开挂的人生。

  突厥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马匹和弓箭是他们的生命,射箭之术是每一个突厥人心中最神圣最终极的追求,在突厥,箭术代表了一个人所有的荣誉和力量。

  在箭术领域,长孙晟恰好是这个时代顶级的存在。

  他的箭术,不仅在中原号称第一,在大草原之上,突厥之中,也是绝对的一流。

  当时二国有一个例行的箭术交流大会,同时也是突厥耀武扬威的大会。

  在历次比试当中,中原王朝都是陪太子读书,铩羽而归。

  但这次却似乎大有不同,当长孙晟射出第一箭时,突厥人惊呆了。

  他们想不到中原也有如此精妙的箭术,想不到中原也会有如此人才。

  突厥人如获至宝,他们对于箭术的渴求完全超越了敌国的意识,长孙晟在第一时间就赢得了突厥人的尊敬。

  突厥沙钵略可汗为了再次见证长孙晟的神奇,想学习长孙晟对于移动物体射箭的奥秘,他专门给了长孙晟搭建了一个施展的舞台。

  这种箭术,突厥人尚未达到顶级,他们对于移动靶的研习,需要借助于所有外族的力量,以求精益求精。

  这也已经成为惯例。

  在一次集会上,天


相关章节: 第22章 天下大势分必合,天生杨坚复汉业第23章 万般道统终归一,天地立心立章程第24章 覆巢之下无完卵,小家大国推忠孝第26章 外示尊崇实夺权,潜流暗涌起关陇第27章 自古红颜皆祸水,杨坚稳坐钓鱼台第29章 祸水南引藏祸心,东西突厥互争雄第30章 陈年旧事陈年帐,今朝杨隋今朝强第31章 鹤蚌相争渔人利,故伎重施立傀儡第32章 复国梦灰飞烟灭,二十年长孙五策第33章 英雄宁死不愿老,达头乐中离间计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