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隋唐天字七书


推荐阅读: 咸鱼的悠闲人生疯了吧!你真是御兽师?三国之我是个小兵游戏就位,玩家登场新言同记恶鬼当道斗罗大陆之小丑斗罗同礼录凡人之散修之路网游之帝国浮沉乌鸦给了我一双眼落雪之战

  洛口仓是天下第一粮仓。

  这是隋炀帝杨广留下的政治资产,杨广当年在全国各地大设义仓,平时从民众之中,强制性储粮于义仓,当时给予民众承诺,若遇水旱灾年,将会开仓赈济民众。

  这本意是取之于,用之于民的一种惠政,但后来已经演变成一种强制性的税收,而并非自愿的捐献。

  义仓制度也成为东都洛阳战略防御的重要一环。

  杨广为了巩固东都洛阳,在周围兴建了几个大的义仓,其中洛口仓,也叫兴洛仓,是全国最大的粮仓。

  实际上已可称为一座城市,光是守军都有一千多人,有三千多个粮窖,每个粮窖可以储藏八千担粮食,总计可储存二千四百多万石粮食,这是一个巨大而夸张的数字。

  义仓制度,走到杨广末年,已经完全成了政府的私产,碰上水旱灾年,政府也很少再开仓济民了。

  民以食为天,这是一种巨大的财富,也是一种核心的战略物资和力量。

  李密再一次表现出他咄咄逼人的攻势。

  他不容置疑地对翟让说:“事势如此,不可不发。兵法曰:‘先则制于己,后则制于人。’今百姓饥馑,洛口仓多积粟,去(东)都百里有余,将军若亲率大众,轻行掩袭,彼远未能救,又先无备御,取之如拾遗耳。”

  李密一生,善用诡计,以出其不意,先人一步的谋划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种以有备对无备的战斗,自然手到擒来,功成名遂。

  但这同样也是李密的弱点,他一生习惯了顺风顺水,多谋善断的战斗场面,一旦面临惨重的失败,他将失去一贯的冷静沉着,而犯下可能的不可承受之错。

  李密信心满满地说出了夺取洛口仓的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真正要想在正面战场上拿下东都,就需要建立一支庞大的军队。

  强攻东都洛阳是无法承受之重,这种坚城的守御,如果内部不崩溃,攻城者就是付出极大时间和代价,也未必能达成所愿。

  想要正面拿下洛阳,只有一个笨方法,也是最高明的方法。

  那就是肃清其外围据点,断绝其内外交通和联系,让其成为一座孤城。

  困死洛阳,这才是上策,舍此无他。

  这种策略,被证明是成功的,后来一代天骄李世民,就是用这种坚壁清野的方法才取得洛阳城的控制权。

  李密虽然一世枭雄,却并非真龙天子。

  于是,终其一生,他都只能在洛阳城下,望而兴叹,与他的叹气一道灰飞烟灭的,是他成为天下新主的梦想。

  李密当时的情势却是蒸蒸日上,他觉得自己前途一片光明,他在脑海之中,构想了夺取东都的大计。

  他要建立起他的百万雄师,现在立即要完成第一步。

  他胸有成竹地对翟让说:“发粟以赈穷乏,远近孰不归附!百万之众,一朝可集。”

  这是可以预见的,乱世之中,谁有粮食,谁就掌握了生民的根本,有奶便是娘,百万之众,确实可以一朝而集。

  李密接着展望了局势的发展,他高瞻远瞩地说:“枕威养锐,以逸待劳,纵彼能来,吾有备矣。然后传檄四方,引贤豪而资计策,先骁悍而授兵柄,除亡隋之社稷,布将军之政令,岂不盛哉!”

  李密从头至尾,都是以推翻隋朝为己任,他从未想过只是割据一方,苟全性命于乱世。

  可见,想做一世之枭雄,就不可不立天下之大志。

  翟让和李密再次合兵以后,相对而言,心中既多顾虑,更不想去打头阵,损耗实力,况且夺天下,坐江山这种事,他也还属于启蒙阶段。

  于是,他再一次推李密为主事之人,他颇有藏私地回答说:“此英雄之略,非仆所堪;惟君之命,尽力从事,请君先发,仆为后殿。”

  其实,李密也并不是真的需要翟让去打头阵,此次战斗,可谓十拿十稳,并且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相关章节: 第152章 莫须有苏威失势,四连斩终断臣心第153章 鱼脱于网化为龙,艰难困苦玉汝成第154章 狠稳当世唯李密,困龙终有飞天时第155章 瓦岗寨终纳李密,张须陀遭遇苦主第156章 勇须陀昂首赴死,智李密绝代枭雄第158章 魏公府双头并立,江南地独夫无依第160章 皇权三分隋朝灭,大江东去英雄起第161章 隋失其鹿天下逐,渊居于野共沉浮第162章 最是苦心经营久,太原自古为唐国第163章 雀鼠谷一战成名,马邑败杨广有令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