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隋唐天字七书


推荐阅读: 咸鱼的悠闲人生疯了吧!你真是御兽师?三国之我是个小兵游戏就位,玩家登场新言同记恶鬼当道斗罗大陆之小丑斗罗同礼录凡人之散修之路网游之帝国浮沉乌鸦给了我一双眼落雪之战

  老成持重的萧瑀挺身而出。

  他抓住李世民的马绳,坚决不让李世民单独面对颉利。

  在这一刻,萧瑀心中升起感叹。

  那个马背上,气宇轩昂的曾经的秦王,或者无数次象现在这样英雄盖世。

  但现在已是一国之主,是李唐的皇帝,他的每一句话语,每一个行动,都关系到国家的安危。

  但李世民非常清晰而深刻地明白,一上战场,任何身份都不会帮你赢得胜利,够狠够绝够冷够准,才可能笑到最后。

  他看了萧瑀一眼,他知道他的担心,但也非常明白,自己同样肩负战胜突厥的使命。

  个人的利益,真的已不再重要。

  要想赢得对突厥人的战争,就必须得到他们的尊敬。

  害怕,就会输一辈子。

  他只有站在突厥人的身上,李唐才会赢得属于他的尊严,那些尊贵的荣誉,他的父亲,包括他自己,曾经失去过。

  当时是不得不为,但现在,也到了不得不加倍收回的时刻。

  他李世民要让世界看到,他虽然用非常的手段,得到这个国家,但他却比任何人,更适合这个国家。

  这就是他一生的使命。

  他和萧瑀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李世民轻声但坚决无比地萧瑀说:“吾筹之已熟,非卿所知。……制服突厥,在此一举,卿第观之。”

  渭水对岸,风声猎猎;渭水深流,静默无言。

  李世民单人独马,挺立高岸。

  那一刻,颉利心中涌现出一种无法言喻的感情。

  他觉得对面那个人,似乎已化身为一尊佛,一个天神,似乎给自己一种永远无法战胜的压迫感,或者,也是错觉。

  在那一刹那,颉利可汗有些分神。

  李世民清晰但富有穿透力的声音,隔着渭水传了过来。

  他责备颉利背负盟约,无故入侵,现在自己城坚粮丰,兵精将锐,守则固,攻则克,而颉利却远道而来,诸君惊疑不定,屯坚城之下,远离后方的补给,在战在和,一言可决。

  颉利恍惚之间,想起了自己手下的各位将领,向李世民请安问好的情景;也想象着执矢思力,在长安城中的生死不明。

  他来时一腔孤勇,在渭水之边,却似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马鸣风萧萧。

  他看似兵强马壮,心情却好像风中柳絮水中萍。

  颉利可汗摇摇头,这并不是他的性格,更不是他的作风,但李世民一往无前的气势和勇气,让他第一次心生犹豫和怀疑。

  他感到这次入侵,和以往有些不同,但到底哪里不同,他却说不上来。

  情势不妙。

  仗是没法打下去了,那就和谈吧。

  就当这十万大军,是送给李世民的登基礼,陪他放了一场灿烂无比的烟花,只是自己为什么这么落寞?

  当然,这么大阵仗的烟花费用,那是一笔庞大的开支。

  李世民诚意满满,愿意承担这个花费,他给出了远远超出颉利想象的好处。

  双方握手言欢,达成妥协和共识。

  渭水便桥,白马见证,歃血为盟。

  颉利可汗退兵。

  他在骑士们扬起的漫天灰尘中,扭头望向高耸的长安城墙,那似乎是他一辈子,再也无法登上的天国之梯。

  他双眼露出一抹不经意的哀伤,拍马赶上大部队。

  此去天涯万里,再无归途。

  这是突厥,也是颉利最高光的时刻。

  当他动身北返时,突厥这个庞然大物,即将发生惊天巨变。

  颉利可汗将必须立即面对错综复杂的内忧外患,一个庞大的帝国,将以一种让人无法相信的速度,飞速枯萎。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李世民的日子就要滋润得多。

  他首先接受了群臣的发自内心的赞美。

  李唐上下,显然一致认为,能定立城


相关章节: 第256章 人为刀俎终授首,惊天大网轰然塌第257章 善战者谋略为先,河东道曙光初现第258章 东边不亮西边亮,三军出动只为财第259章 强弱易位今胜昔,利字当头古今一第260章 英雄临难挺身出,渭水流深又逢君第262章 功臣榜实酬勋榜,新旧人更天下人第263章 至公虽难终有成,纳谏有容贞观风第264章 先导后悦终难纳,三省六部判五花作品相关隋日中天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