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朕真的不务正业


推荐阅读: 直播:艾泽拉斯无望的梦为了不被恰掉吞噬星空之复制成神潜伏从伪装者开始清末的法师霍格沃兹之马尔福崛起崩坏世界里的守护律者德斯塔奥特曼木叶:我乃山本总队长之徒!漫威:我有严重的精神疾病从超神宇宙开始纵横诸天

一件事,海瑞回朝。

  对于张居正而言,他昨日留空白浮票,其实也想到了这个结果,张居正很确定,这不是冯保和李太后的主意,冯保当了老祖宗不过六个月,李太后住乾清宫还不足五个月。

  海瑞回朝,张居正十分确认,就是陛下的主意,张居正早就认清了小皇帝阳光开朗的笑容下隐藏着何等的面目。

  宫里主事的三位,只有小皇帝能做出这种顺理成章的、理所当然的利益交换。

  甚至张居正从皇帝的眼神中,看出一种期盼,当冯保和葛守礼回来之后,那种期盼,变成了一种失望和无聊。

  失望人都走了回了官署?无聊到想看血流成河?!

  廷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一言不发,在此之前,都是当国的首辅,不肯让海瑞回京,既然张居正本人都不反对,那廷臣们更没什么意见了。

  “曲则全,枉则直。”张居正看无人反对,十分平静的说了一句。

  这是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二章的一句话,能柔曲因应变通则能自我成全,张居正对海瑞归京之事,并不看好,若是海瑞再直言上谏,言谈间让太后皇帝误会,怕是连回籍闲住的机会都没有了。

  但张居正还是拿出了举荐海瑞的奏疏,稍微搓了搓,齐缝书押下印,将举荐的奏疏递给了乾清宫太监张宏。

  朱翊钧拿出了万历之宝,盖在了奏疏上,这本奏疏又拿回了廷议长桌,交给了吏部,这叫下章,就是奏疏盖了章后就变成了奏章,奏章下发六部具体办理。

  杨博对海瑞回京没有任何的意见,下了书押,也下了自己的印信。

  而后文渊阁会草拟一份圣旨,把海瑞过往做的事数一数,把举荐的人的名字也写到圣旨里,再快马加鞭送到海南,海瑞才能动身回京。

  海瑞回到京师至少要一百八十天,也就是半年的时间,北衙到琼州,路途遥远。

  朱翊钧在读书,他不怪那些言官们朝天阙。

  给事中、监察御史,大多数都是给刚从翰林院观政的新科进士的官员,都是些年轻人,他们热忱、他们热情,他们热血,他们冲动,他们对国事愿意表述自己的意见,他们对邪恶不能容忍,他们同样容易被人利用。

  都察院那么多的御史,全都是晋党的人?

  但是一小撮坏到流脓的狗东西,四处煽风点火,这些御史们就容易被鼓动。

  风力、舆论、清议,多数都是如此。

  朱翊钧并不怪他们,年轻人不气盛,年轻人不热血,那还是年轻人吗?他们的血冷了,那大明才是一潭死水,根本没救,可以等死了。

  只是经过此事之后,朱翊钧发现,葛守礼大约真的不知道陆树声失仪之事,被御史们编制的信息茧房,牢牢的控制住了。

  海瑞回京,也会被信息茧房,牢牢控制住,而后成为族党们手中的利刃吗?

  朱翊钧一脸平静的读书写字,等到海瑞回京,这把刀一定会牢牢的握在自己的手中。

  张居正坐直了身子,开始廷议第二件事。

  戚继光回京。

  戚继光要回京了,而且是开奉天殿领赏。

  张居正的态度是非常严肃的,对戚继光驻扎北土城、入德胜门、入东长安门、入承天门的具体时间和礼仪,都做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

  张居正说这话的时候,一直在看着礼部尚书陆树声,他希望陆树声不要在这件事上自误。

  “族党排异不胜不止,陛下深忧、太后焦急,雒遵、景嵩、韩必显三言官弹劾一部大臣之事已经了结,应当洗心涤虑,用心办事,莫要自误。”张居正合上了手中的奏疏,用极为平淡的声线,讲着威胁最重的话。

  富国强兵,就是张居正当国的总方针,陈五事疏是他变法的第一步。

  而富国要抓税赋,抓税赋就要抓吏治,所以他推行考成法,唯有吏治清明、上行下效、政令通达才能收得上来税,没有吏治,


相关章节: 第三十五章 族党排异,不胜不止(为盟主“电饭煲菜谱”贺!)第三十六章 以德服人,以德治国?第三十七章 天下诤臣以何人为首?第三十八章 不是我!不要污人清白!第三十九章 科道言官朝天阙第四十一章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第四十二章 对小皇帝的考成第四十三章 主少国疑,帝制之下的皇权缺位第四十四章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第四十五章 发乎己者有不忠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