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朕真的不务正业


推荐阅读: 直播:艾泽拉斯无望的梦为了不被恰掉吞噬星空之复制成神潜伏从伪装者开始清末的法师霍格沃兹之马尔福崛起崩坏世界里的守护律者德斯塔奥特曼木叶:我乃山本总队长之徒!漫威:我有严重的精神疾病从超神宇宙开始纵横诸天

战事可以停止了,人们也因此而庆祝。”

  “后主闻之大怒,立刻将李邈坐罪,次日处斩。”

  朱翊钧继续问道:“那李邈有什么功绩吗?千年以后,今日还要讨论他,他一定做出了什么了不得的功业,才被人记住。”

  万士和再次回答道:“陛下容禀,李邈并无什么功绩,只是因为他两次诋毁丞相才被人熟知,第一次诋毁丞相,后主大怒要杀他,丞相还在,就劝后主,不要乱杀人,要记住圣君当仁。建兴十二年,丞相去世了,这李邈又诋毁丞相,没人再劝后主了,所以李邈被次日诛杀,故此成名。”

  “原来如此,大家都要像太宰这般,好好读书,满朝文武,知李邈者,不多哉。”朱翊钧对着群臣说道。

  大明因为风力舆论的影响,说什么春秋之后无大伦,唯有记事,所以大明的读书人并不读史,甚至连左传都不读,导致他们对一些历史人物的印象,都是戏剧、平话、评书里的刻板印象。

  所以,朱翊钧和万士和这番一唱一和的奏对,贱儒是根本插不上话的,王锡爵喜欢讲法三代之上,动不动就是尧舜禹之类的,朱翊钧和万士和也讲史。

  这番奏一共有几个意思。

  第一个意思,张居正对大明而言的意义,不亚于诸葛亮对蜀汉的意义,张居正对大明皇帝的意义,不亚于诸葛亮对后主的意义。

  诸葛亮对蜀汉的意义对后主的意义,就是那两个字,相父。

  张居正对大明的意义对皇帝的意义,就是那三个字,明摄宗。

  这是定性。

  第二个意思,则是后主杀伐果断杀李邈,连一贯被视为馁弱的后主刘禅,对诋毁相父之人都是忍无可忍,恨到第二天就直接把李邈给杀了,皇帝陛下还等到朝会,走完流程再杀,已经是很给臣子面子了。

  给面子走走流程,不给面子,连流程都不给走一个。

  如果这些在张居正还没走,有失去权势可能的时候,就开始吆五喝六之人,大明皇帝都不能杀,岂不是说大明皇帝还不如后主刘禅?

  这是理由。

  第三个意思,则是李邈的罪名是诋毁丞相而被春秋史书所铭记,那么这些人和李邈的罪行是一样的,都应该加急处理,之所以一直拖到现在,是因为大明皇帝要给张居正一个面子。

  这是警告。

  第四个意思,则是再次强调了张居正在朝的意义,张居正对于朝臣而言,就是缓冲带。

  能听懂这里面的意思,自然不会违逆圣意,听不懂里面的意思,违逆了圣上意思之后,就会懂了。

  “先生临行之前,朕和先生去了趟朝阳门,先生为新郑公弟子张佳胤求情,张佳胤万历三年回乡丁忧,万历六年复职,官复原职,先生说,张佳胤刚刚归朝,上奏言事儿,并非附和攻讦,朕允了,缇帅,明日把张佳胤放出来,仍任原职就是。”朱翊钧对着赵梦祐说道。

  王锡爵求情,不行,张居正求情,允行,而且是官复原职。

  这就是朱翊钧的态度,非常明确的一个态度,没有任何一丝一毫的疑问,群臣不用猜他对张居正是个什么意思了。

  张佳胤是高拱的门下,而张居正给张佳胤求情的原因,只是因为张佳胤是个循吏,能做事。

  张佳胤丁忧之后,朱翊钧也不认识这么一号人,自然不会夺情,这守孝二十七个月,张佳胤回朝就攻讦张居正是国贼,这才被抓了,若是以往,骂张居正人的多了去了,张居正都不计较,朱翊钧也懒得管,但是刚好碰到了张居正请假,这才惹了天大的麻烦。

  张佳胤真的认为张居正是国贼,因为张佳胤是高拱门生,站在高拱的立场上看张居正,那还不是像看国贼一样?

  这也就是张居正了,高拱倒台后,张居正没有搞清算,要是搞清算,张佳胤哪来的机会,斥责张居正是个小人国贼?

  徐阶怎么收拾严嵩党羽的?赶尽杀绝,连胡宗宪都杀!


相关章节: 第二百四十章 火烧长崎第二百四十一章 张居正丁忧归政,王崇古忧惧逃亡第二百四十二章 张先生的软肋第二百四十三章 陛下总是一如既往的有办法第二百四十四章 王崇古强烈的求生欲第二百四十六章 难道,还有高手?第二百四十七章 分赃不均、赏罚不明第二百四十八章 觅塞外良地营建营堡坚城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张嘴,哭的梨花带雨就是铁证第二百五十章 犯贱的倭寇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