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明第一能臣


推荐阅读: 掌运万星幼儿园生活思考小吴的孤独日记大明:我摆烂了,老爹是胡惟庸费伦的刀客激情澎湃的青春水助手人王:从上海滩开始签约AC米兰后,我开摆了重生之神级操盘手诸天之苦海亿万重御剑策

  朱元璋此刻比较倾向于李洪提出的那种方案。

  只不过朱元璋不知道的是,李洪的方案其实就是他儿子朱棣未来所要做的事情,那便是先不直接开海,而是派个人以朝廷的名义,出一趟海,只不过这回自然不能是像三宝太监那样,去大把的撒钱,而是要以商船的名义行事。

  等切实的利益带回来了,也更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同样也可以刺激商贾将目标放在海运之上,到时候朝廷便只需要躺着收税便行了,那岂不是美哉。

  ……

  朝堂上的事,李洪此刻一概不知,如今的他正和找上门的蓝玉前往军营。

  朱元璋那边还没给李洪来过消息,但是蓝玉却是过来告知,李洪最近练兵的行动应该快起来了。

  甘肃那边已经准备开展新一次的围剿王保保的行动,这也意味着,要不了多久,作为援军的李洪,便也应该行动了。

  李洪可还没忘记,因为他擅杀俘虏,导致他原本到手的丹书铁券,如今像是煮熟的鸭子飞了一样。

  所以再想要获得丹书铁券,只剩下清缴王保保这一条道路了。

  虽然李洪也明白,这一次清缴王保保,主力肯定不是自己这六千人,顶多就是过去掠个阵,负责策应一下。

  但是那毕竟是数目以万计的蒙古铁骑,李洪可不想死在战场上,或是出了什么岔子,因此李洪不得不对练兵再上一点心。

  当李洪和蓝玉到达军营时,惊讶的发现,此时并不是早操的点,但是将士们此刻都在校场集合。

  待得李洪走进去,又发现所有人的脸上全都挂着喜色。

  李洪不解,朝着站哨的士卒问道:“今天这是怎么了,为何突然集合,又人人面上带有喜色?”

  那士卒先是对李洪行了一个军礼,也便是李洪发明的扶胸礼,随后言道:“回大人,昨夜都督府突然送来六千具甲胄,如今王千户正在给大家发放甲胄!”

  “甲胄!”

  李洪听得顿时一愣,甲胄可是个好东西,但同样,好东西就意味着要花钱。

  六千具甲胄,这可不是什么小数字,若是布甲倒是还好一些,若是革甲和皮甲,那可是笔大价钱。

  要知道,上一次剿匪的时候,李洪带去的那一千士卒,穿的藤甲其实就是临走时,每人去林子里砍下些木板然后用绳子穿在身上,笨重不方便不说,防御力也是差强人意,顶多也就是能挡一挡流矢,近距离交战时,对于利器的防御力只怕都不如布甲。

  如今的大明最为精锐的边军,此刻都未必敢说所有士卒人人都能穿上布甲。

  “回大人,是全套的棉甲内衬锁子甲!”

  “锁子甲?”

  听见回话,李洪又是一惊。

  冷兵器时代,甲胄,成为了兵士征战防御的关键性装备。其抵消了敌人冲击力之余,更给了将士反败为胜、置死地而后生的时机。

  早在殷商时代,皮甲已经于战争中问世,只不过那时候甲胄普通的士卒可穿不上,唯有将领方有资格穿戴,且威严和象征意义大于其实际的防御意义。

  随着农耕文明的发展,工艺水平的提升;而用于战争的器具则一马当先,成为了进化的重中之重。

  毕竟历代统治者皆知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至理,因此盔甲在皇权的强制政令下,得到了规范化、精细化和功能化的革新。

  因此,在战争频发的战国时期,因为连年的大规模战争,更让盔甲偏向于功能化。

  《周礼·考工记》便记载道:“函人为甲,犀甲七属,兕甲六属,合甲五属。犀甲寿百年,兕甲寿二百年,合甲寿三百年。凡为甲,必先为容,然后制革。权其上旅与其下旅,而重若一,以其长为之围”。

  到了秦朝时,皮甲和铁甲的混合装备则成为了战争兵士选择的主流。

  等到了唐朝,冶铁工艺进一步发展,且皮甲因性价比太低已经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相关章节: 第231章 上上之策第232章 有竞争才有进步第233章 与造反无异第234章 连个侯爵都不是第235章 一定要开海!第237章 骑兵第238章 造炮第239章 不同品类第240章 威力差了不少第241章 无烟火药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