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明第一能臣


推荐阅读: 掌运万星幼儿园生活思考小吴的孤独日记大明:我摆烂了,老爹是胡惟庸费伦的刀客激情澎湃的青春水助手人王:从上海滩开始签约AC米兰后,我开摆了重生之神级操盘手诸天之苦海亿万重御剑策

  火枪与火铳不同,尤其是更易携带的短柄火枪,原本李洪的那一柄还是李善长送给李洪的。

  哈尔巴拉一死,本就已经到了溃散边缘的蒙古人,瞬间便开始了大面积的溃逃。

  王二领着人追杀了一阵,在蒙古人又撂下了几百人的尸体之后,这场冲营战才算是结束。

  仗算是打赢了,但却绝对是惨胜,此时若是李世昌有点魄力,直接大开城门,让府兵出征,可以说完全能不费吹毫之力的彻底将剩下的这些士卒消灭。

  只可惜,李世昌显然是没有这个胆魄的,毕竟他刚刚也可是亲眼看见了李洪带出来的兵究竟有多么疯狂。

  这一次算是因祸得福,吞下了北元送给王保保的物资,接下来便也没有必要去和李洪拼命。

  李世昌此时应该做的,应该是查清楚李洪这一伙人究竟是谁,是怎么绕过这么多关隘跑进来的,目的又是什么,是不是明军已经决定对陕西动手了。

  这些问题,才应该是李世昌考虑的。

  因此,李洪部队的撤离十分顺利,回到了那处峡谷,李洪立刻便下令清点损伤。

  结果出来时,即便是李洪也是一阵心疼。

  火药炸药消耗了差不多百分之八十,没良心炮只发射了一轮,没什么损耗,只是倒霉炸膛了一门,只是火枪却差不多报废了将尽一半。

  差不多半个时辰的火力压制,连续不断的射击,对于如今这个时代的火器质量是一个严苛的挑战。

  但是这些身外之算不得什么,真正让李洪心痛的还是人员的伤亡。

  集合了两千八百多名士卒,全都是跟着李洪最久的老兵,而活着回来的只有一千一百多人,且这一千人还人人带伤。

  将尽三分之二的战损率,几乎让李洪心痛的有些说不出话。

  冲阵之战,烈度极大。

  这个时代正常的防御战或是阵地战,别看两军之间成千上万的人对戳,其实戳半天的伤亡都不会很大,就算两边都不是乌合之众,换成真正的朝廷精兵,打起来的过程同样差不多。

  两军对捅,打得各自死伤过半,那绝对属于传说级别。

  关公战秦琼一下的话那就是如果让岳家军和戚家军厮杀,大概可以做到如此程度,而换成其他军队,伤亡有两成而崩乃是正常发挥,伤亡三成才崩,可以说是精兵强将。

  而能到四成伤亡才崩溃的军队,若是能有五万人,换一个徐达级别的将领,可以不费吹毫之力打下半个江山。

  这种情况不只是汉人的军队,对于游牧民族同样通用。

  在一般人的认知中,游牧民族骁勇善战,悍不畏死,但事实上其实并非如此。

  悍不畏死是真的,但这种情况不是在正面战场上,而是在多年袭扰边境,抢夺便将汉人百姓的时候才会如此。

  因为他们需要抢夺来的物资撑过空窗期,抢不到就是死,抢到了可以撑过去。

  如此一来,自然是悍不畏死的。

  可当正面战场上的伤亡一高的时候,他们也是人,同样也会害怕,就像是今日李洪对阵的那些蒙古人。

  在面对这种堪称自杀式袭击的作战方式,他们也溃逃了。

  历史上,还是建奴时期的后金,就十分的惜命,作战时只要超过两成伤亡,必然会溃退。

  之所以后金能够不断壮大最终稳定中原统治比蒙古人还要长的时间,所依靠的可不是不怕死,而是快速进步的战略战术。

  努尔哈赤起兵之初,打起仗来毫无章法,建立八旗制度才真正成军。

  一个庞大,可以统领诸多民族,部落成分不知繁多的军制体系,从创立到施行,总共花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再到了萨尔浒之战,那时的建奴军队的战力也不如大明边军,每次都钻明军各部无法协同的漏洞,突然奔袭其中一只明军,以两到三倍的优势兵力获胜,然后造成明军其他部队望风而逃。

  更加恐


相关章节: 第275章 血淋淋的教训第276章 准备应敌第277章 锐不可当第278章 败局已定第279章 今日我要取你狗命!第281章 死定了第282章 一举两得第283章 饱餐一顿第284章 难民第285章 准备迎敌!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