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穿越南宋当皇帝


推荐阅读: 文娱,我只喜欢拍电影老祖出棺遗忘国度之德鲁伊我家水库真没巨蟒啊西部神枪重生家徒四壁,我怎么就不能成首富?混在末世当咸鱼陌楚开局继承千亿家产星空域劫糜汉谪圣

  大宋江南东路,建康府,金陵城,城西渡口。

  一艘客船靠岸,背着包袱的曹友闻兄弟混在旅客人群中,登上岸来,好奇地看着眼前巍峨高耸的金陵城墙。

  林立的商铺,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人流、热闹的叫卖声,还有来来往往、行色匆匆,操着各地口音的年轻人。

  这些年轻人,只怕都是考取讲武堂的考生吧。

  建康府乃是江南南重镇,城内外人口达五六十万,富商巨贾、贩夫走卒、流寓游手,三教九流,虽然比不上临安府的繁华热闹,但也是泱泱大城,蔚为壮观了。

  “老丈,来十个包子,一壶热茶!”

  曹友闻取下包袱,和弟弟曹友万在一处的茶摊上坐下。

  金陵十万人家。比起西北边陲的三关五州,这里的人口简直过于稠密。

  “客官,是来考取讲武堂的吧?”

  掌柜是个年过半百的老头,察言观色,便知道是外地人。

  “老丈,你是怎么知道的?”

  曹友闻的弟弟曹友万接过茶壶倒茶,好奇地问道。

  “客官,看你的打扮,听你的口音我就知道了。这些天,从大江南北赶来的年轻人有好几千人,有的一个月前就到了。现在城里的客栈都住满了,就等着讲武堂开门考试。”

  掌柜笑嘻嘻把包子端了上面,点头哈腰说道。

  这两个年轻汉子人高马大,英武彪悍,一听口音就是从西北来的。看着锦衣华服,腰挂长刀,属于不差钱一族。

  “谢谢老丈了!”

  曹友闻拿起茶杯,继续问道:

  “老丈,你知道这讲武堂怎么走吗?”

  “讲武堂在城北,就是原南唐皇帝的皇宫。后来高宗皇帝南驾临江南,把皇宫改为行宫。现在,新皇又把它改成讲武堂了!”

  掌柜的说完,笑呵呵走开。

  “大哥,看来前来报考讲武堂的不在少数啊!”

  曹友万边大口吃包子,一边对大哥说道。

  “皇帝亲旨,天下年轻才俊尽为集结于此。金陵城,只怕是藏龙卧虎了。”

  曹友闻满口吃着包子,左手从怀中拿出一本小书翻看,书皮上赫然正是《鞑靼策》三字。

  兄弟二人面目相像,一般的高大威猛,只不过弟弟曹有万更加粗壮彪悍,哥哥曹友闻则是要儒雅秀气许多。

  “大哥,就是不知道,皇帝会不会来金陵城?”

  曹友万年轻的脸上,满是期待。

  “一定会来的。讲武堂是皇帝亲自所创,皇帝又是讲武堂的校长,这么大的事情,皇帝一定会前来。你不是要考武进士吗,讲武堂就是了!”

  曹友闻看了看弟弟,微微一笑。

  弟弟弓马娴熟,熟读兵书,要是考武举,应该不成问题。现在武学和讲武堂合二为一,直接考讲武堂就是了。

  “大哥,你不去临安城考进士吗,你难道也要报考讲武堂?”

  曹友万反问起自己的兄长来。

  原以为兄长会去游历一番,准备明年的科举。现在看来,曹友闻怕是已经改变了主意。

  不过,兄长是神箭手,力大无比,文武双全,考讲武堂,应该是绰绰有余。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从这一本《鞑靼策》,从这一座讲武堂,还有这“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便知,当今天子的志向,是要开疆拓土,用兵海内了。”

  被兄长的话所吸引,曹友万惊讶地抬起头来。

  “大哥,这么说,皇帝是真要厉兵秣马,做一个马上皇帝了?”

  “是不是马上皇帝,进了讲武堂就知道了。”

  曹友闻喝着茶,微微一笑。

  “你别看大哥,去了讲武堂,咱们好好看看。实在不行,你考你的讲武堂,大哥去参加科举,两不相误。”

  “大哥,你已经心动了。你可是答应过嫂嫂,要去科举取士,光宗耀祖的!”

  兄弟连心


相关章节: 第8章 赏心亭第9章 秦淮风月第10章 萎靡之风第11章 新政第12章 命运变幻第14章 才聚第15章 考核第16章 教官第17章 超越时代第18章 巾帼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