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赛博修仙五千年


推荐阅读: 天行有常仙途之复仇新迹一世骁雄龙族之快乐风男高手下山,开局即无敌男扮女装的我,竟然成了皇后!?穿梭两界做无敌神豪NBA学习就能封神脑叶公司:黑昼我将埋葬众神同人殇陌剑狂

虚,炼虚合道”,虽说有些玄乎了,但是顾子澈还是比较认同的,从修心而言,修道的极致便是虚无,这一片“虚无”便是他们的最终目的,或者说没有目的。

  修道并不是目的性的东西,而是克服内心的欲望和躁动,返回先天的澄澈,最后归于“无”。

  简单来说就是“人先天澄澈,但是降生时沾染了不洁,因此元神分为魂魄,需要重新将魂魄炼成元神,才能重新变得澄澈”。

  这样看来,颇有一点西方的“原罪”论调,即“人天生纯洁,是堕落的原罪导致现在这样,每个人都需要赎罪。”

  但“原罪”这种说法太具有恐吓的性质,而东方哲学是温和的、中庸的,东方的修行是:你想保持这样也可以,没有人逼着你通过修道来回归纯净,我只告诉你方法,做不做是你的事。

  就像开玩笑说的那句:“都可以,没关系,别打扰老道修仙。”

  做不做不关我P事,没工夫传教。

  因此总体而言,“元神”论是非常符合顾子澈心中的修仙思想的。

  从难易度方面说,“元婴”是道德经上的东西,堪称大道尽头,而“元神”只是后人体悟,是降本流末之后的衍生物,在明清的《太乙金华宗旨》上最为体现,比元婴简单太多了。

  根据“一灵真性,既落乾宫,便分魂魄”此句,他需要将分为阴阳的“魂”与“魄”融合起来,化为“元神”,这个元神是人先天就有的“真灵”,只不过分为了魂魄因此压不住“识神”。

  识神居于下心,左右着人的一切的肮脏和欲望。

  因此,只要熔炼魂魄,将其合二为一,化为先天真灵“元神”,即可不受人间欲望左右,回归纯净,踏入“化神”。

  不过这里顾子澈私自作了一些改动——他并不认为《太乙金华宗旨》就是完全正确的,对任何经典的盲目相信,都是狭隘的开始,包括道德经上的有些句子,但此时暂且不表。

  书上说“一切好色动气皆魄之所为,即识神也”,也就是说要将识神也炼为元神,人就不再具有七情六欲。

  但顾子澈是坚决反对彻底消除七情六欲的,他认为这些东西不该消除,而是要做到“不受其影响”。

  老子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如果七情六欲彻底消除,那么无情无欲的定义也就不存在了。

  这是朴素的辩证法。

  所谓大道无情,并非是无情,而是大道平等地爱着世间的一切生灵,因此看起来仿佛是无情的,并不对谁更偏爱一些。

  故此,七情六欲必须存在,而无欲无求也必须存在。

  因此,元神在上,识神在下,才是他的【化神】。

  至于如何调剂“有情有欲”和“无情无欲”,则取道德经“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一句。

  圣人只为饱腹,而不寻求感官刺激。

  因此圣人有情有欲,却又无情无欲。

  以上便是顾子澈冥思苦想数个日夜得出的结论,他的修仙,既快又不快。

  快的是无需积攒天地灵气,只要心境达到,立刻跃进修为。

  不快的是步步都需要极高的哲学水准和心境修行,甚至走在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路上,运用来自五千年前的知识,独自开辟属于自己的修仙之路。

  没有前人的足迹,连下一个层次是什么,都需要自己创造。

  如今【化神】的定义已经完善,但真正成为化神期,依旧近在眼前,却远在天边。

  ——————————————————————————————————————————————————————

  古人云:道之真以治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

  由此观之,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也。顾祖之救世,为圣之余事也。

  今论其功,首推再造修行,次推厚德救


相关章节: 第十二章 舰内第十三章 戏第十四章 星海文明第十五章 所谓新生代第十六章 “日出”第十八章 修心第十九章 天师道机动舰队第二十章 双宗之战第二十一章 小亏小赚第二十二章 未来的道路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