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在现代留过学


推荐阅读: 来到特别篇的训练家重回八十年代,从简化技能开始苟在低武世界成真仙硬核长生路天师莫十七他在复仇剧本里恋爱脑捡漏:我有黄金右手带着基地回大唐青城风云空间医女成了流放权臣心尖宠千秋谁与度宠物小精灵之大胆鼠辈

  我在现代留过学正文卷第七十三章祀在戎前最新网址:向太后,其实并不懂什么是‘都大经制熙河兰会路边防财用司。

  她甚至都不知道,熙河兰会路在那里?

  这很正常!

  不要指望一个深居深宫,天天吃斋念佛的人,对地理有什么认知。

  她唯一知道的事——这个差遣看上去很美。

  堂薄上写了:都大经制,视同文臣转运使。

  这还不美吗?

  在大宋差遣之中,有视同文臣某某的,都是美官!

  尤其是对外戚们来说,这样的差遣可遇不可求。

  国朝上下,拢共也没几个这样适合外戚出任,同时还可比视文臣***的差遣。看書菈

  所以,向太后还是很满意的。

  觉得赵煦,真的是向着她。

  不然为何除授向宗回的官职比高公纪的高?

  回了大内,向太后就带着赵煦去了保慈宫,和太皇太后说了这个事情。

  太皇太后听完,也没觉得赵煦除授熙河路的差遣的事情有什么不对。

  因为在太皇太后的理解中。

  大宋是官家的天下,官家将两个美官授给高家、向家的亲戚。

  这有什么不对的?

  很合理!

  没看到官家,都将堤岸司的堆垛场拿出来孝敬两位太夫人了?

  这是官家的一片孝心,也是孙臣对太母的一份心意。

  所以,太皇太后是很欣慰的——这个孙子,比大行皇帝好多了!

  最起码,对外戚是真大方,也真没把高家、向家当外人看!

  不过,她多多少少,对于熙河路有点过敏。

  于是,就趁着赵煦在的机会,试探着问道:「六哥怎想要高公纪、向宗回去熙河路?可是欲要用兵?」

  她有些担忧,自己这个孙子和大行皇帝一样,总喜欢对外用兵。

  这就不太好了。

  太皇太后虽然不懂地理,也不知道熙河路到底在那里?

  可她听说过,熙河路那边又冷又穷,而且荒凉的很。

  虽然地方很大,但产出少的可怜。

  每年,有司数不清的财帛钱米,送了过去,除了沙子和梁木外,什么都没有拿回来。

  真的不值!真的不值!

  尤其是五路伐夏惨败,高遵裕那一路被西贼挖开黄河,淹死了不知多少汴京才俊!

  太皇太后迄今记得,惨败消息传回京师。

  好多勋臣家的命妇,都进宫来哭诉。

  哭她们的孩子,死在了几千里外的大漠,哭她们家今年祭祖,又要多一排灵位。

  那个场景,太皇太后这辈子都不想再见到了。

  太悲戚了!也太伤感了!

  那些孩子都是好孩子!

  很多人,太皇太后甚至是看着长大的。

  就这样没了!

  都怪高遵裕!

  所以,这位太皇太后至今都不愿意原谅高遵裕。

  哪怕高遵裕是她的亲叔叔!

  赵煦如何不知道自己这位太母的心思和想法?

  本质上,这位太皇太后就是个深居宫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老太太。

  虽然人是很精明,也很强势。

  可她压根不知道外面的世界,也不懂在西贼压迫下,沿边各路军民过的是什么日子,更不会知道,西北对国朝安全的重要性!

  上上辈子,司马光、文彦博要割兰州甚至完全割掉整个熙河时。

  这位太皇太后几乎是盲信。

  最后还是司马光被人说服了,才没有割成。

  所以,赵煦知道,和这位太皇太后是不能讲什么国家安全、战略这种大道理——既讲不通,他现在的年纪也不适合讲。

  赵煦于是坐到这位太母面前,睁着一双乌黑的眼睛,摇着头装作一副吃惊的样子道:「为何要用兵?」

  「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太


相关章节: 第六十八章 要做事就先喂饱人第六十九章 外戚(1)第七十章 外戚(2)第七十一章 堂薄第七十二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七十五章 司马光入觐(1)第七十六章 司马光入觐(2)第七十七章 冲突第七十九章 进击的曾布第八十章 烦躁的钓鱼人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