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重生周隋之际


推荐阅读: 超级赘婿在都市抗清失语者在霍格沃茨金陵走阴人天狱封仙录灾厄纪元:从章鱼到不可名状人在宇宙,浪到失联斗罗:轩辕大帝混沌长生诀诸天:从斗罗开始落墨从选秀冠军到全球巨星一颗龙珠吞入腹

  离了长安近郊,杨广便弃了马车,与崔澈、杨玄感一并骑马。

  有这二人辅佐自己,杨广颇有一股天高地广任我闯的激荡情怀。

  也就李密还得明年出生,否则这位小师弟投奔两位师兄,杨广得徐文远门下三杰崔澈、杨玄感、李密辅佐,何愁大隋江山不能永固。

  当然,如今有了澈哥儿与杨玄感这一文一武,阿广也能称得上福缘深厚。

  杨广、崔澈一行人离了长安不久,一场血腥屠杀随即展开。

  此时朝中有四贵之称,即内史令虞庆则、尚书左仆射兼纳言高颎、掌宫掖禁御的右卫大将军杨雄以及太常卿、太子少保苏威。

  杨雄出身弘农杨氏,且不管杨坚祖上到底是不是山东寒族,但既然认了这门亲,杨雄便得以凭宗室的身份显贵。

  而苏威则是宇文泰的王佐之臣苏绰之子。

  内史令虞庆则体察杨坚心意,劝说杀尽北周宗室。

  杨坚与宇文氏有深仇大恨,当初他以丞相掌权,没少受到宗室的刺杀,虞庆则便是看准了这一点,才有此倡议。

  虞庆则的提议赢得了高颎、杨雄的支持,苏威是不会掺和这种事情,当初他也是相府幕僚,但听说杨坚有行禅让之意,居然弃职回家。

  故而屠杀前朝宗室之事,自然不会把苏威找来谋划。

  但却还有一人苦苦争辩,正是另一位内史令李德林。

  李德林是立过大功的,刘昉、郑译企图与杨坚共分权柄的时候,是李德林首倡为杨坚拜相、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

  杨坚也不吝回报,建国后,拜他为内史令,与虞庆则共掌内史省。

  但如今他却反对屠戮北周宗室,使得杨坚勃然变色,训斥道:

  “你一介书生,不足以讨论大事!”

  将反对的人赶走,等于没有人再反对,悬在北周宗室头上的屠刀终于落下。

  李德林并非不知道杨坚的决心,但周武帝宇文邕对他有大恩,昔日‘平齐之利,唯在于尔’的称赞言犹在耳,又怎能坐视其后裔受戮。

  他也知晓,自今日起,必会为杨坚疏远,名位再难有进,但李德林并不后悔。

  下值时候,宫城前鲜血铺道,前朝皇室近枝被屠戮一空。

  五个月后找人给小皇帝宇文阐继嗣,找的都是宇文泰之父,宇文肱的堂兄后裔。

  只因为五服以内的亲属都被杀绝了。

  也不知道是哪个衙署的人在冲洗道路,漫不经心的干着活。

  李德林踩着血迹回府,他陷入了深深的自责。

  也许当初让刘昉、郑译与杨坚分权,便不会有今日的恶果。

  长安城里的事暂且与崔澈无关,他当然知道杨坚代周后,对前朝宗室的血腥屠杀,这也是他答应与杨广往并州的原因之一。

  宇文邕有大恩于李德林,对于崔澈来说,同样君恩深重,若非宇文邕,澈哥儿还在北疆牧羊。

  但由于窦家女的关系,崔澈心中有获封国公的执念,他做不到为了一群必死之人搭上自己的前程,便只能远远躲开。

  李德林固然值得称赞,但只能说各有各的选择,崔澈说话的分量若是足够大,能够挽救宇文氏,他或许会留在长安支持李德林,但人微言轻,只能眼不见,心不烦。

  崔澈也没有什么好自责的,自己受到的恩情,可远远比不上宇文氏的那些姻亲,比如窦家。

  人家姻亲都不出头,崔澈无亲无故的,犯不着为了北周宗室毁了自己的大好前途,这份前程也是他冒着性命危险赚来的。

  一行人来到河东郡界,河东郡守早早得知消息,带了一郡官吏相迎。

  崔澈一眼望见了人群中的裴秀,他穿着九品官服,却能紧挨着郡守站在一起,显然这位河东郡守是做足了功课的。

  此前崔澈以为能与裴秀在长安再聚,没想到杨广被这般急着派往并州,却在河东碰了头。

  河东郡守殷勤上


相关章节: 060 孝子贤孙061 恢复旧姓062 裴秀来京063 杨坚建隋064 再别长安066 深夜来客067 重回晋阳068 太原王氏069 晋王设宴070 击鼓鸣冤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