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重生周隋之际


推荐阅读: 超级赘婿在都市抗清失语者在霍格沃茨金陵走阴人天狱封仙录灾厄纪元:从章鱼到不可名状人在宇宙,浪到失联斗罗:轩辕大帝混沌长生诀诸天:从斗罗开始落墨从选秀冠军到全球巨星一颗龙珠吞入腹

  俸禄锐减的怨气不独崔澈一人,但杨坚也着实没有办法,国库入不敷出,他为此愁得寝食难安。

  至少在经济上,杨坚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

  去年三大总管叛乱,扰乱了当地的农业生产生活,使得国库收入锐减。

  哪一场又不是兴师动众,耗费大量钱粮用以平叛。

  战后犒赏将士,更是将国库险些折腾了个干净。

  今年二月杨坚代周建隋,京官要赏吧,对外地官员也得有所表示吧,军中将士更是不能置若罔闻,这又是一大笔开销。

  若杨坚能够晚几年篡国,等国库有所恢复,自然不会有这般烦恼。

  但如今正是其威望最盛的时候,再晚几年,谁知道会不会又冒出一个尉迟迥来。

  杨坚才篡国便急着下诏清查田亩、隐户,说到底就是被糟糕的财政状况逼急了。

  改革俸禄更是如此,北周时期,高官们的巨额俸禄尚且能够勉力维持,但杨坚建国以后,对朝臣大加封赏,如李穆宗族百余人尽皆封官,其子孙,就连婴孩都是俸禄一万石的一品仪同。

  再不重定俸禄,财政当真要破产,当然,杨坚及其心腹这一手高明的地方就在于削减高额俸禄的同时,提高了最低收入标准,施恩于下层官员。

  如七、八、九品的下层官员固然人数众多,每人也增加了几百石的收入,可其余但凡六品以及六品以上的官员,收入砍得可太狠了。

  澈哥儿从四品,原本4000石,被活生生砍成了960石。

  假设崔澈五十年后致仕,官位再未提升,每年少他3040石,累积下来,就得被杨坚抹去他15万2千石粟米,这谁遭得住。

  一颗不满的种子就此埋下,与格局无关。

  毕竟澈哥儿勤勤恳恳,殚精竭虑,给他们杨家打工,结果杨坚这个当老板的随手就让他工资缩水四倍。

  这要还能笑得出来,那真是群众喜迎油价上涨。

  总管府一众幕僚更是哀鸿遍野,没错,他们大部分都是七、八、九品的小官,看似属于得利人群。

  但作为随晋王出镇并州的官员,哪个不是大有前途,他们这群人,升官快得很,要不了几年就能窜上去,谁又稀罕在卑官阶段一年多拿的几百石。

  虽说崔澈在人前并未把俸禄被大幅削减的不满表现出来,在工作上也始终保持勤勉的态度,不曾懈怠,但心里着实是在滴血。

  杨广也察觉到了总管府一众幕僚们士气不振,但他也无可奈何,朝堂上主管财政的官员愁得夜不能寐,整天的掉头发,实在是变不出钱粮来。

  要是王朝中期,少了钱粮大不了找泥腿子伸手,苛捐杂税一顿摊派,也能解燃眉之急。

  但从来没有听说过国家草创,不施恩于民,反而剥削百姓的。

  杨广只得在官舍里召开宴席,抚慰僚佐。

  晋王还是那個人人称赞的贤王,众人也不敢对长安城里的杨坚有怨言,于是协助杨坚捣鼓出这一套俸禄制度的人就成了背锅对象。

  不仅是并州总管府幕僚,但凡六品及以上官员,没少在背后谩骂内史省官员

  内史省负责决策,这个锅当然得他们来背,也就澈哥儿逃得早,否则作为八舍人之一,也得跟着两位主官虞庆则、李德林遭人埋怨。

  只是有得必有失,给皇帝背了黑锅,也不是没有回报的。

  当然,李德林除外,没办法,由于反对屠戮宇文氏,在杨坚看来,李德林便不能与自己同心。

  时间一天天过去,并州总管府下辖二十四州田亩清查与括户陆续完成,但数据提交上来,却惹得崔澈颇为生疑,总感觉这数据不大对劲。

  鉴于后世文献中的隋朝官方数据严重掺水,崔澈有心仔细核对。

  隋朝官方数据注水到了何种丧心病狂的程度,人口不能具体统计,但可以拿田亩举例说明。

  隋朝开皇九年,垦田4940万顷,而唐玄宗天宝十四年,


相关章节: 067 重回晋阳068 太原王氏069 晋王设宴070 击鼓鸣冤071 一喜一忧073 如鱼得水074 惩治罪恶075 雕版印刷076 突厥消息077 南陈夺嫡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