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国师不修行


推荐阅读: 从被猫耳娘捡回后开始的文字游戏职场江湖精灵:训练家真司全民:克系求生,从淘汰日开始修魔的我苟在末日疯狂进货十世情缘一世一轮回一伞年我在南韩做财阀全职法师从禁咒开始你怎么又把副本搞坏了大明:舞弄乾坤木香漆色五韵中华

  第一卷写完了,身为创作者,需要总结下得与失,单章也是和读者老爷们汇报的方式。

  首先想说的,是【这本书讲的是个什么故事】。

  简单来说,核心只有四个字:强者重生

  不是一个强者的重生,是一群强者的重生,从这个角度,这本书其实写的是一个“重逢”的故事。

  一個轮回转世的主角,在漫长的时间线上走过千百春秋,蓦然抬首,曾经的敌人和朋友归来,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这是我开书时候想写的。

  “群星归位”四个字,既是指星辰的归位,也是人的归位,“群星”在这里借了“人类群星闪耀之年”这句话里的象征意义。

  当初主角雕刻了许多木雕,挂在桃树上,也是个隐喻。

  就连上章的章节名,也呼应了全书第一章的名字。

  可以理解为我一个写小白爽文的作者少许的文青病体现。

  包括前面写主角的一次次回忆,都是为了塑造配角,因为后面她们要出场。

  从这个角度说,好像整本书从第二卷,才是真正的开始。

  其实,设计大纲时,也想过要不要开头时,就直接写群星归位,但总觉得很怪,既不仙侠也不玄幻,所以最终选择了最传统的路线。

  也就是如今的版本。

  我的想法很简单:

  学院流+比赛流……这个模式虽然老旧,但架构经典且稳固,起码不会写乱,恰好我上本仙侠就写过比赛,有经验,还可以借此,将世界里的各大势力都牵引到一起,完成世界观的大致描摹。

  但实际写的时候,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第一卷的剧情,的确没有乱,非常稳固,但这个选择却带来了一堆问题。

  挑几个主要的复盘下:

  1、新鲜感丧失。

  首先是前期,因为走学院流路线,为了拉追读,采用了一些很老套的写法,比如主角被低估,证明自己这种,以及天才班历练、甚至被小配角嘲笑……考试答题等。

  本身就缺乏新鲜感,不过当时我判断,这种问题不大,虽然老但有效,事实上也的确不算差,虽然我自己写的时候没激情,但数据好像还行。

  其次,剧情模式的重复,导致新鲜感丧失。

  这个,主要体现在三次演武,以及整个神都大赏期间,前面的几段剧情也有类似问题。

  详细说,一个是配角低估主角,主角展现实力后,配角们的态度变化。

  另一个,是敌方势力到来,大家很担忧,主角出手解决,配角们态度变化。

  这个手法用的太频繁了。

  尤其越到后期,配角的数量增加,就会出现大篇幅描写配角们反应的段落,显得很水。

  我当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积重难返,不写或少些吧,担心高潮效果减弱,多写吧,别说读者老爷们烦,我自己写的都想吐。

  其实手法本身没错,问题在于频率太高。

  我尝试改变,但神都大赏的剧情框架早定死了,就需要通过一次次演武,把配角势力拉入舞台,需要通过一场场擂台,展现每一个势力传承的特点和战斗方式。

  而这一类剧情的写法,想要好看,用这种手法可能就最适合。

  由此可见,过早地锁定剧情框架,会导致后续发现问题,也没法改,只能硬着头皮写下去。

  再者,是地图和人物丧失新鲜感。

  因为第一卷是围绕“神都大赏”来写,所以,绝大部分剧情,都在五大门派,以及各自的代表人物间打转。

  既单调,又不接地气。

  一开始没问题,但越往后,我写的越疲乏,甚至对一些固定的场景和人物,产生了腻歪的情绪。

  我想让主角不要一直坐在小院里,想让他动起来,主动开拓新地图、人物,但那样又会偏离大赏的框架,且不符合人设。

  直到写项家兄妹,写青衣出巡,写听雪楼


相关章节: 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赏魁首,一呼一吸连破三境(万字大章求订阅)第一百四十三章 群星归位之时(求订阅)第一百四十四章 今夕何年,推门入殿(八千字大章求订阅月票)第一百四十五章 秘密揭晓,幕后黑手(七千字求订阅月票)第一百四十六章 我不叫季平安,叫我国师大人(求订阅月票)第一百四十七章 江湖奇门,隔壁的“重生者”(八千字求保底月票)第一百四十八章 拜见执剑人,卦馆的第一位客人(大章求保底月票)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静斋中活神仙,重出江湖登仙录(求月票)第一百五十章 归来的四圣教,江南第一女武夫(八千字求订阅月票)第一百五十一章 季平安:当面杀人?问过本座没有?!(求订阅)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