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秦海归


推荐阅读: 诸天入侵:我的游戏分身香宜清净心女儿太强了,大帝吃饭都想坐小孩那桌山野小闲农位面争霸:从地狱难度开始超神兵仙归来:重塑大秦四合院:活在火红的年代我真不混娱乐圈网王:从立海大替补开始诸神回避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真是有趣的超能力呢

  “这就是没有纸的缺陷啊!”赵泗颇为心疼的看了一眼面前的缣帛开口感慨。

  “这不就是纸么?”王离指着缣帛疑惑发问。

  值得一提的是,纸这个字并不是在纸发明以后才诞生的。

  事实上春秋战国时期纸指的就是缣帛。

  纸这个字本身就是从缣帛之中提取融合而出。

  “我说的不是这个纸……”赵泗摆了摆手。

  “话说怎么造纸来着?”赵泗挠了挠头,赵泗看过不少小说,有些小说还是考究党,写的造纸工艺十分详细,问题是赵泗看的时候就把这段剧情当装逼剧情看了。

  就记得主角造纸,纸出来了,震惊,发财……

  对于造纸的工艺的了解,也就仅限于知道纸这玩意是用植物纤维造出来。

  “不管,知道原理就行。”赵泗一拍脑子再次给军匠安排了一个任务。

  造纸!

  至于怎么造纸?

  赵泗给出的帮助就是告诉军匠们,是用植物纤维制作。

  军匠们不知就里,不过好在这也不是什么大工程,先研究着呗,说不定赵泗看到匠人们某些步骤就联想起来了呢。

  只要不涉及大规模生产,其实耗费不了多少人力物力,再说赵泗造纸也不是为了自己赚钱,就更不用自己出资了。

  “你之前不是一直问我写的是甚?”赵泗看向王离脸上露出揶揄的笑容。

  之前赵泗忙着回忆验算,王离询问大多也就是含糊不清的糊弄过去。

  现在空了下来,也总结的差不多了,总算有时间教给其他人了。

  作为自己的小伙伴,王离自然当仁不让的要第一个承受数学的折磨。

  “这是我在海外看到的数算之书,习之简单实用。”

  王离信以为真的点了点头,赵泗对王离展开了数学辅导。

  而另一边……

  驰道之上,始皇帝驾撵之中。

  蒙毅将来自咸阳由王贲发出的急奏呈上。

  “将卤盐制成青盐?成本和煮盐法相仿?还有可能降低?”虽然心中讶异,但始皇帝仍不动声色的看完整份急奏。

  因为晒盐法还没有实验成功,故而这次上面的急报汇报的是赵泗煮盐之事。

  通过种种手段,将卤盐,制成上等的青盐。

  其中耗费的无非也就是人力和柴薪。

  “盐多出于齐地,除却成本,沿途运输亦是成本高昂,关中各地,除了采买齐盐,只能开采井盐盐矿,却仍不能自给自足。若有此法,天下盐价都能下来许多!”蒙毅开口说道。

  内陆地区的盐矿大多质量良萎不齐,除了上等的青盐,质量比不上齐地的海盐。

  齐地打从春秋战国乃至于更久远的时期,就已经是天底下最大的产盐地,天下盐半出齐不是一句空话。

  始皇帝一统天下以后,虽然并未实行盐铁专政,但是也第一时间把控了大量齐地盐产地扩大生产。

  甚至特意多修了一段驰道至盐产地,以降低运输成本。

  但也仅限于此了,煮盐本就成本很高,再加上发送天下的运输成本,导致盐价一直居高不下。

  盐的重要性不必多说了!

  赵泗制盐之术,一方面可以缓解天下盐半出齐的现状,按照此法,各地之盐矿皆可使用,运输成本大大降低,可以节省大量钱财。

  最关键的是,大秦也可以大幅度缓解盐不够吃的困境。

  事实上,哪怕齐地是产盐大地。

  但是使用煮盐法这种较为原始的手段下,产量也一直不算太高,供应齐地绰绰有余,供应天下却也是力不从心。

  除了齐地,其他地方的能吃的盐矿根本不够,而齐地哪怕在始皇帝征服以后已经扩大过生产,也依旧远远不足供养天下。

  更不用说,急奏里还提到,赵泗正在实验晒盐法,有望进一步压低成本。

  “不错!”

  始皇帝按下奏折,难


相关章节: 第二十九章 咱们家不缺钱!第三十章 王家需要朋友第三十一章 长兄如父!第三十二章 把阿拉伯数字弄出来!第三十三章 昂贵的缣帛第三十五章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第三十六章 两千年前的太阳不是很热第三十七章 大秦时期的第一口锅说一说后续剧情和求追读第三十八章 全坤宴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