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秦海归


推荐阅读: 诸天入侵:我的游戏分身香宜清净心女儿太强了,大帝吃饭都想坐小孩那桌山野小闲农位面争霸:从地狱难度开始超神兵仙归来:重塑大秦四合院:活在火红的年代我真不混娱乐圈网王:从立海大替补开始诸神回避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真是有趣的超能力呢

  到了地方之后赵泗才发现,这里的情况和自己想象的有点出入。

  蓝田大营只是屯兵之所,并非军事生产中心。

  故而此地军匠多为随军军匠,属于一种兵种配置。

  他们负责的也不过是日常武器铠甲以及各种器械的维护和保养,同时还有一些为数不多的营建任务。

  而蓝田大营在大秦一统天下以后,军事地位一降再降,人数也一减再减,早已不复曾经辉煌。

  故而赵泗并没有如想象中一般见到大秦的传的神乎其神的大规模生产模式,也无缘得知大秦是否实行了分工协作的工作制度。

  “此犁为何不用?又制大犁?”蒙毅指着短曲辕犁问道。

  “效率太低……而且耕牛太贵。”赵泗开口说道。

  “使人负之!”蒙毅开口,自有士卒上前。

  初时使一人负犁一人扶犁,一共两个人,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拉的很慢,也很浅,虽然拉得动,但是人的力气怎么可能比得上牛。

  “再添一人。”蒙毅开口。

  三个人,两个人拉犁,一个人扶犁,效果就好了很多,就是比较累。

  蒙毅接下来又使人于不同的地界使用尝试,后来士卒习惯了以后,反而只需要两个人,一個人负责全力拉犁,一个人负责一边拉犁一边扶犁,极限状态下两个人就行。

  蒙毅也做出了总结。

  短曲辕犁确实可以使用人力拉动。

  只不过一天下来肯定会疲惫至极。

  理想状态下就是两个人一块拉,一个人扶着。

  放在三口之家,就是年轻的小两口拉犁,年长的长辈或者稚童扶犁,耕种效率肯定比不上牛拉犁,但是也比使用耒耜耕种效率要高的多。

  累人是挺累人,可是使用耒耜耕种也强不到哪里去,种地是要抢农时的,使用耒耜这种原始的耕种农具,为了抢农时,也说不上轻松,稍有懈怠,就会错过最佳的耕种时间。

  短曲辕犁推广以后,耒耜这种较为原始的农具耕种方式就可以逐渐被淘汰了,对比起来,使用曲辕犁代替

  耒耜还是利大于弊的。

  “不错!”蒙毅点了点头,短曲辕犁造价比大犁低,又能用牛拉,又能用人拉,未来牛耕逐渐推广普及以后,也不会浪费淘汰。

  而且相比较于需要两头牛的长曲辕犁,短曲辕犁明显更符合现今的实际情况。

  关中以外的地区牛耕尚未普及开来,牛耕这玩意不是说普及就普及的,毕竟牛这玩意可不便宜,想要尽快普及牛耕,必须要有相应政策和官府的帮扶。

  赵泗还以为曲辕犁不适合这个时代,蒙毅一来赵泗才发现,原来是自己的思想不到位。

  转换个思路的问题,这个时代人真不比畜牲珍贵多少,甚至于这个时代很多人的生命都是明码标价可以直接贩卖的。

  赵泗说不上来有什么感觉,毕竟是个现代人,有点复杂,但也没有犯精神病想着人人平等。

  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能让这个时代的百姓过的好一些是赵泗的极限了,他很有自知之明。

  尔后蒙毅又试了赵泗主导研发的游标卡尺等小工具,发现都极为实用,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临走之前还带走了一批。

  一行送走了蒙毅以后,赵泗才跟王离一块回到住处。

  赵泗迫不及待的打开锦盒,取出其中的竹简。

  《显学》《五蠹》著作人,韩非。

  韩非是个名人,赵泗当然知道,法家代表性人物之一。

  沉下心看,只能说是头晕眼花。

  没办法,赵泗才刚接触这个时代的书籍没多久,会说话和会读书是两个概念。

  之前蒙毅送给赵泗的《大圣》《邹子》《邹子始终》赵泗看的也是稀里糊涂。

  光是断句都是一个问题,更不用提里面涉及的典故。

  赵泗也只是模糊的读出,韩非似乎对墨家,儒家,纵横家,商吏,游侠


相关章节: 第四十七章 我今天像我爷第四十八章 阴阳家好啊!第四十九章 蒙毅对赵泗的小好奇第五十章 简在帝心,始皇赐书。第五十一章 恭喜你,成为不更!第五十三章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第五十四章 爵第五十五章 疲民,弱民第五十六章 味对了,但没全对!第五十七章 父与子,爷与孙!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