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年代:从下乡后开始的咸鱼生活


推荐阅读: 秋意非晚人在现代,帮我爹一统仙界我在迷雾世界当众神之主乡村小野医华娱之随心所欲假太监:从攻略恶毒皇妃开始从飞来咒开始的忍者生涯站奴肝在末世加点升级起于东土美利坚1881:西部传奇四合院我在暗中读旁白

  韩立拿着手电在河边转悠,本来想的是挺好。

  但是出来以后韩立发现自己错了,今天是农历的二十二日,晚上天空中并没有月亮。

  北方人称【月黑头】,这几天是一个月里面最黑的这么几天。

  现在用伸手不见五指来形容绝对不算过分,韩立一个人打着手电筒走在河边。

  单靠一个手电筒就算把里面的电池耗干净,他也别想抓半桶黄鳝。

  没有办法的情况下韩立就只能开挂了,精神力撑足十米。

  发现黄鳝直接把内脏和身体分解开来,内脏就直接扔到河里面。

  用不了多久这些内脏就会被鱼虾、泥鳅,甚至黄鳝的同类全部吃光。

  韩立看了一眼分解空间里面黄鳝,决定今天就暂时收手回家。

  (本来想讲一个东北有关月黑头的小故事,但是害怕过不去,所以......。)

  第二天,大家上工的时候依旧在磨洋工。

  不过韩立通过两只麻雀知晓张三现在的情况,他此刻正推着独轮车在公社那边求粪。

  咳.咳......,看来他的思想进步很大,不过依旧需要继续观察。

  中午铁蛋还真给自己送来十多只麻雀,这次全都是活泼乱跳的那种。

  这一下韩立的耳目变的更多了,就是脑子有点涨涨的。

  韩立猜到了大概原因,肯定还是自己的精神力不足,但是他没有提高精神力的办法。

  为了缓解这个症状,韩立只能杀死一部分麻雀。

  最后麻雀数量固定在6只的时候,他脑子那种涨涨的感觉才消失。

  下午,上工的钟声敲响以后,韩立原本以为自己还能继续磨洋工。

  结果他还没走出村子就被大队长就叫住了,站在他身边的是清一色壮小伙。

  “韩立,你下午跟着大家一起把周围的马架窝棚修整一下。”

  马架窝棚是东北村民看青护田时,在田间地头以树干、秸秆、树枝、柴草等搭建的临时挡风避雨的简易小窝棚,它的造型类似马架而得名。这种简易的马架不大、不保温,里边住不了几個人,现在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在晚上的时候给护秋队提供一点帮助。

  .

  其实东北这片最早的房屋是地窨子(地窝子),据说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当初就是住的地窨子,后来成为了满族最喜欢的房子。

  他们会在倚山靠坡的地方掏出一个半个地坑式的窑洞,依仗着山坡搭盖上了房顶。

  房顶上严密的铺上一卷卷的白桦树皮,作为房顶和放水材料。

  然后在桦树皮上覆盖上厚厚的土层,踩实以后屋顶跟山坡变的浑然一体。

  就算倾盆大雨来袭,那些雨水也会顺着山坡流走,屋里面一点都不受影响。

  这种地窨子里面盘上火炕,住起来那叫一个冬暖夏凉。

  在外围用木头做成栅栏,两面涂上厚厚的泥巴,这就是当时、当地的特色建筑。

  一直到90年代还有人住这样的地窨子,说是比一般房屋还舒服。

  据说在往北走,那里的赫哲族、鄂伦春族、满族都喜欢住在纯木头做的木刻楞里面。

  后来闯关东那些年,那些前辈来知道这里以后。

  在有限的资源下开始搭建窝棚,带地下部分的叫地窨子,地上部分叫马架窝棚。

  据说在大山深处,零星的会发现猎人、采参人留下的窝棚或者木刻楞。

  .

  韩立跟着大家拉着板车装一些秸秆、树枝、带刺的荆棘把那些马架围一下。

  让它能够简单的抵挡一下风雨,万一遇到狼群、猪群的时候也能抵挡一二。

  这活累倒是不累就是脏,特别是抱那些秸秆的时候,一出汗弄得浑身刺挠。

  马架窝棚都分散在田地的外围,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路上。

  下工后韩立第一时间就是洗澡,要不然身上实在是太刺挠了。

  随后换


相关章节: 第六十五章:护秋队(打滚求追读)第六十六章:张三这是什么情况?第六十七章:干、湿两种票据第六十八章:后续第六十九章:肥美的黄鳝第七十一章:混成地主老爷怎么办?(求追读)第七十二章:喝汽水(今天三更,求追读)第七十三章:买刀(今天三更,求追读)第七十四章:狗市见闻(今天三更,求追读)第七十五章:什么声音?(求追读)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