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运河岛


推荐阅读: 我竟然是顶流!大山果园1988道祖起源重生之科技致富手册足球:超级巨星,特技任我选开局一套妹卡我的姐姐不是扶弟魔长生从天罡三十六变开始论,炮灰的自我修养玩家请闭眼卡牌异界:从海岛求生开始直播普法,我被网警关注了?

  (二十三)

  运河岛对着被烧糊了的汤锅叹息说:“我到底该怎样才能把它修好呢?

  我之前先尝试过用水泡和洗,并没有能去除底部的黑色和红色残留。后来又用抹布擦,也没有去除掉。之后我又用醋去浸泡这口锅,有了一点效果,红色的残留少了很多,但是依然还有很多黑色痕迹留存。

  我又往醋中加水,接着用锅去烧,想要试图除去黑色的部分,但是并没有办法将它除掉,于是现在锅的底部虽然已经没有了红色残留,但是还有一部分黑色残留。到底该怎么办呢?”

  (二十四)

  运河岛又一次读了《道德经》的第一句话。

  他有感而发的说:“‘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总共才有6个字,包含了3个‘道’字,真是主旨明确,毫不跑题的典范。根据注释,前两个‘道’词性不同,所以含义必然不同,第三个道没有注释,但因为‘非’字的存在,可以确定它和第一个‘道’不是一个含义。

  既然有三种不同的意思要表达,为什么要一直用一个‘道’字呢?是一直用这个字最恰当,还是作者有别的想法?

  如果一直用同一个字最恰当的话,大概率应该就是所想说的信息本来就没法在当时条件下,字数限制下表达清楚,只能退而求其次,在容易理解的不准确和容易混淆的准确中选择了准确的可能性。可能当时没有合适的字来代表作者想表达的含义?毕竟语言一直都是在发展的,过去的语言能表达的意思有限也可以理解。

  不过没有合适的字的话,为什么作者不造一个或者一堆呢?造完了写个附录解释一下就好了。

  想一想看:假如包子,饺子,汤圆,粽子全都没有自己的名字,都叫团,包的这个动作也叫团,把东西放在一起的动作还叫团。

  运河岛包了包子和粽子,邻居包了饺子和汤圆。运河岛把包子和粽子放在了一起带去邻居家,两人一起吃早饭,邻居说他喜欢吃粽子胜过汤圆,因为粽子不像汤圆;运河岛回话说,饺子也不像包子,早上吃刚好。吃过饭,两人分别,邻居留下包子和粽子,运河岛带回饺子和汤圆。

  这情景要在限制里强行描述岂不是强人所难。强行描述,只能变成:

  运河岛团了团和团,邻居团了团和团。运河岛团了团和团带去邻居家,两人一起吃早饭,邻居说他喜欢吃这团胜过那团,因为这团不像那团;运河岛回话说,这团也不像那团,早上吃刚好。吃过饭,两人分别,邻居留下团和团,运河岛带回团和团。

  团的谜语,中间读起来隐隐约约的哲理感是怎么回事……当然是信息流失量感人的结果。

  想弄清状况估计得考据查资料了吧?

  何必呢?直接造字词出来,新造出来的写个附录不是容易很多。

  从另一个角度看,‘道可道,非常道’和‘道道道,道道道。’的差别也没有十分巨大,毕竟主题是一样的;而且对这话题没什么了解的人很可能两句都不懂,那这两句就更相似了。

  所以会不会是附录遗失了,没有流传下来?

  不过也有另外一个可能,三个‘道’字的含义差别可以由它们旁边的字体现,就和词或者词组的概念相似;同时一个字在句子中的位置也会影响它的含义,而这是语法的一部分。后人觉得语义不明容易混淆是因为在语言的演化过程中语法变了。

  这奇怪的合理性…

  不过现代人对古代人的认识里,很多应该都是猜测性的。现代人不是古人,也没见过古人,直接的交流也没有过。一个人对自己生活的时代有所了解,对于50年前应该也能通过长辈们了解一二,而50年前的人们能对100年前的情况了解一二,但一个寻常的现代人就没什么直接的途径去对100年前的是请了解一二了。这种50年的间隔重复大概50次才能到达《道德经》的时代,因此也就只剩下猜测和想象了吧。

  大概把古


相关章节: 第一章 糖和巧克力第二章 他从书中来第三章 本意深难测第四章 暮气的面具和爱情的火第五章 梵阿玲,神仙眷侣,和三国无双第七章 卤蛋和鸡胸肉,同样美好第八章 菜篮公的传说第九章 《永泰县志》第十章 美人糕和春饼第十一章 言情文和鱼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