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国色芬芳


推荐阅读: 开局巅峰托雷斯长生仙途:育妖养植求仙四合院:开局摸出贾张氏喜脉天罡地煞:从一人风后奇门开始从太阴炼形开始长生极拳转生大明:史上最狠暴君高武:我的武学每天都在离家出走昼夜潜行木叶开始的日向宗家顶天立地宗海贼之曼陀罗剑士

  为政举措

  政治方面

  追随曹锟

  吴佩孚原是追随冯国璋的“和平统一”,但实际上跟着曹锟是段祺瑞“武力统一”的主力。民国七年(1918年),正当“武力统一”和“和平统一”的焦灼状态,段祺瑞将他辛苦打下的湖南,拱手送给了嫡系的张敬尧,吴佩孚一怒之下退出衡阳,打起了“和平统一”的旗号。吴氏“罢战主和”,“自是北方每一政治问题发生,必为吴左右,中间倒张敬尧,击败安福系,赶走王占元,击破奉军,左驰右突,靡不如志”。然而到了民国十二年(1923年),直系业已独揽大权,吴佩孚却又步了段祺瑞的后尘,开始了武力统一的道路,这下成了众矢之的。

  但是吴佩孚最大的政治失误便是对曹锟的愚忠。吴氏受曹锟的信任和提拔,“盖北人对长官之忠,非发生于公的意识,全基于私的情感,服从之外,更有报恩的观念。”所以尽管津洛分歧已久,吴氏亦有独领一系的能力,但吴氏始终未有取而代之之心,维护着曹锟的地位。曹锟贿选丑闻一出,直系众叛亲离,吴佩孚对此怒发冲冠,但还是从洛阳赶回北京,戎装上阵。

  反对妥协

  民国八年(1919年),全国爆发了反对“巴黎和约”的五四爱国运动。面对民族危亡,皖系力主签约,直系坚决反对,奉系则乐得坐山观虎斗。吴佩孚直接通电大总统徐世昌:“青岛得失,为吾国存亡关头。如果签字,直不啻作茧自缚,饮鸩自杀也。”并表示“卫国是军人天职,与其签字贻羞万国,毋宁背城借一。如国家急难有用,愿率部作政府后盾,备效前驱”。当北洋政府对爱国学生进行大肆逮捕时,他认为大好河山任人宰割之时,这些学生不顾自己的生命,为国家、民族前仆后继,“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有可原”。让大总统释放学生,否则众怒难犯。吴佩孚在五四运动中的行为深得国人的赞许,认为他是一个富有胆略的爱国军人。

  保护故宫

  直奉战争期间,故宫三大殿幸免一劫而言不能不说吴佩孚还是利用了他的影响力的。民国十二年(1923年),北京政府为解决国会会场狭小问题,决定拆掉三大殿改建为西式议院。吴佩孚听闻后,立即给大总统、总理、内务总长、财政总长发了电报:“据云,百国宫殿,精美则有之,无有能比三殿之雄壮者。此不止中国之奇迹,实大地百国之瑰宝。若果拆毁,则中国永丧此巨工古物,重为万国所笑,即亦不计,亦何忍以数百年故宫,供数人中饱之资乎务希毅力维一大地百国之瑰宝无任欣辛盼祷之至。”各报刊争相登载吴氏通电,举国上下坚决拥护,故宫二三大殿得以保护。就连苏俄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后,为打破孤立状态,基于自身的利益,在对华政策上也企图首先联合握有重兵、正在崛起的直系实权人物吴佩孚,而非执著于中国革命事业,但手无兵权被他们称为“梦想家”的孙中山。

  军事方面

  军事才能

  吴佩孚是北洋军阀集团的后起之秀,特别是20年代以后更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吴佩孚提出“救国同盟条件”这一军事密约的目的,是要“北以共同对付皖系军阀,南以排斥孙中山,镇压革命”。这一方面反映了吴佩孚的政治本质与政治野心,同时也说明他后来能成为“八方风雨会中州”的重要人物绝非偶然。蒋自强《从第一次直奉战争看吴佩孚的军事谋略》一文对吴佩孚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的排兵布阵、指挥作战等作了专门研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吴颇著声名的军事谋略才能的一般情况。

  吴佩孚可以称得上是北洋军阀中最善战的骁将,被誉为常胜将军。“秀才用兵,颇用心计”,秀才出身的吴佩孚是弃笔从戎十分成功的例子之一。吴氏深明韬略,长于治军,故其所部,操练勤奋,纪律严明。绝非他项军队所能及。

  讨伐皖系

  吴佩孚的军队民国七年(1918年)至八年(1919年)间直系兵力


相关章节: 偷心贼 三十七偷心贼 三十八偷心贼 三十九偷心贼 四十偷心贼 四十一偷心贼 四十三偷心贼 四十四偷心贼 四十五偷心贼 四十六偷心贼 四十七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