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钱清


推荐阅读: 墨家巨子以力服人我在西游加点修行这个超级英雄不对劲九令至尊陆融夏目友人帐与你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网游之枪火谈判我在港综当幕后大佬的那些年穿成残废后我靠空间带反派逆袭了我有DNF女法面板诸神小弟全职高手之机械之王

  康家买股份这事儿传播的很快,京里也掀起了一股热议。十月初三,圣驾自畅春园回銮,十月初四一早正好是大朝会,便有御史言官上奏此事,康熙看了也不在意,只回了知道了三个字。不过退朝后,康熙面上却有些阴沉,知道这是康家对朝廷指定贩铜之事不满的表现。不过贩铜之事,不仅事关国朝经济的稳定,更是康熙对晋商集团的一次试探,肯定不能半退而废。现在康家拿出大笔的现银购买汇丰钱庄的股份,又让康熙有些犹豫,摸不清康家此举的真正意图是什么。若说康家服软,可是他们买股份之举明显是转移财货,不给康熙举刀割肉的机会,若说他们不服软,买的股份偏偏是汇丰钱庄的。这个钱庄的最大股东便是自己的孙女婿苏贞百里,钱相当于转了一圈又回到了皇室的手里。对于这个钱庄,康熙还是有所关注和了解的,钱庄背后的股东身份,资本数量,甚至经营方式,起家经过等,早就一一摆在康熙的书案上了,这也是康熙没有在朝会上当场发作的原因,他需要先观察一下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动作。

  康熙作为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考虑问题的角度,从来不以自己的喜好为出发点。在位近五十年,他见过太多的能臣干吏,政以人兴,亦以人亡。他清楚的知道,现而今帝国最大的危机就是继承人的问题,以及将来辅佐新君的人才问题,这两点才也是他最大的心病。要维持住如今庞大的帝国,必须有一个意志坚定,百折不弯的继承人才行。原以为太子可以担起这个重任,现在看来自己有些想当然了。太子的种种行为让康熙失望透顶,处于维持朝廷稳定,缓和诸皇子激烈的多嫡之争的目的,自己不得不将废太子复立,可这只是权宜之计。复立太子的同时,大肆分封诸皇子爵位,并让诸皇子参与日常政务,就是要考验他们,看看谁更适合做将来的皇帝。

  而为新君选辅助之人,也在同时进行,康熙心中默定的几位辅政人选有四位:马齐,张廷玉,阿灵阿,隆科多,另外还有几个替补,以防万一。四个人选,三满一汉,基本可以平衡各方的势力。马齐,张廷玉都是从基层一步步走上来的,才干,人品,学识都毋庸置疑,是将来新君处理政务的左膀右臂。阿灵阿则是世袭的勋贵,又是孝恭仁皇后妹夫,孝昭仁皇后之弟,地位尊贵,康熙二十五年便袭爵一等功,授一等侍卫兼佐领,历任镶黄旗满洲都统,迁銮仪卫掌仪内大臣。康熙四十年,拜为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理藩院尚书,总理火器营事务,掌管军务诸事。隆科多字竹筠,满洲镶黄旗人,清圣祖孝懿仁皇后之弟,一等公佟国维儿子,康熙二十七年,就被授为一等侍卫,又被提拔为銮仪使,兼正蓝旗蒙古副都统。康熙四十四年,因为属下违法,康熙帝责成隆科多没有实心办事,故而罢免其副都统,銮仪使的职务,仍在一等侍卫上行走,不出意外的话,再过两年隆科多将出任步军统领,也就是九门提督一职,掌握京师警卫武力。这两人将是新君处理军务的助手,一个总理全国军务,一个负责京师护卫。

  不过,随着苏贞百里的出现,历史出现了一点点偏差,康熙发现自己的布局有了一个致命的漏洞,那就是在财政问题上,新君将无人辅佐。知臣莫若君,无论是马齐还是张廷玉,都不擅长理财,马齐善于谋划,行事谨慎周密,是个不错的执行者。张廷玉善于协调各方力量,做事稳重,不拘于成例,更适合居中调度,但二人都不擅长理财。而康熙清楚的知道,未来新君若要革新时政,重中之重就是改革财税,或者说是改善政府财政更准确。这也是康熙现在就布局晋商康家,徽商张家的缘由,贩铜只是借口,削弱财阀的势力才是真。执掌帝国近五十年,他比谁都清楚金钱的威力,也更清楚地方财阀势力的强大。当年二征噶尔丹时候,朝廷二十万大军深入大漠,迷失路途,导致粮食匮乏,眼见着局面不利,西征有全面失败的危险。这时晋商出现了,半个月时间,五


相关章节: 39.旧新40.谋算41.无事42.股东43.房事儿45.彩戏(1)46.彩戏(2)47彩戏(3)48.彩戏(4)49.彩戏(5)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