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钱清


推荐阅读: 墨家巨子以力服人我在西游加点修行这个超级英雄不对劲九令至尊陆融夏目友人帐与你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网游之枪火谈判我在港综当幕后大佬的那些年穿成残废后我靠空间带反派逆袭了我有DNF女法面板诸神小弟全职高手之机械之王

  雍郡往清闲下来时,京城却下起了冬雨。此时的京城不比后世,一入冬,整个京城光秃秃的,见不到一点绿色,再加上这场冬雨淅淅沥沥的下了三四天,不到中午,街面上几乎看不到人。当然,若赶上户部彩票开奖的日子,菜市街那边依然是人声鼎沸,除此之外,也就是大栅栏一带比较热闹了。自打进京后,苏贞百里走马观花似的在京城里转了几圈,不过没人带路,纯属瞎转悠,这段时日在王府里帮忙,也是忙的连轴转,哪有时间出来闲逛。

  如今差事忙完了,王府里的大小事务也基本理顺了,只素日里监督一下便可,想来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苏贞百里便约了徐闻,安定远和几个同科的举子,出来游玩。不过天气太冷,几人在街上溜达了半天,也没见着多少人,索性找了个馆子,围着暖炉,吃喝一番便各自散去。冬雨过后,天气放晴,北风却刮个不停,城里好些人家早早就准备了过冬的物资。侯府也没有免俗,府里的管家和伙计,每日里不是囤菜就是抢买米面油粮,亦或四处搜罗冬日里取暖的木炭,木材等。苏贞百里见他们每日里进进出出,实在是热闹的很,免不了也往前凑趣一番。

  这时的北京远比后世要冷的多,一入冬,气温急降,滴水成冰绝不是说说而已,又没有后世的集中供暖,冬日里,大户人家多靠木炭取暖,条件差一些的便靠烧煤取暖,手头实在不宽裕的,也可以买些木材来烧火,顺便取暖,至于赤贫之人,就只能苦熬了。每年冬天,京城里冻死的人总有个两千三千的,朝廷虽也有专门的救济署,专门收治孤残老弱,可毕竟力量有限,冬日里取暖花费又实在太贵,平日的拨款根本就支撑不起这笔花销。以木炭为例,市面上,一斤上好的无烟炭就得五分银子,一两银子只能买二十斤,要想保持屋里全天暖和,怎么着也得烧十斤才行,一天下来就得五钱银子,一个冬天按照一百三十天算,那就得六十五两银子,再加上置办棉衣棉鞋棉裤的钱,要想舒舒服服过完冬天,打底就得八九十两银子,普通人家根本消费不起。普通百姓冬日取暖,大部分都是靠煤炭,产地就在西山,距离不算远,价格也便宜不少,可一斤煤最低也得十二三文起,普通的四口之家,便是省着用,一个冬天至少得两千斤才够,折算下来也得二十两银子了,而且烧煤有煤气中毒的风险,偌大个京城,每年过冬,因着烧煤导致的煤气中毒而死绝的总得有个一二十户。剩下的便是煤炭也买不起的下层人了,只能靠着些素日里积存的木材取暖,不过冬日里,卖柴的也少,赶上下大雪封路,没人来贩卖,这些人便只能硬熬了。

  苏贞百里将这些弄明白后,便觉的自己应该干些啥,这年代的百姓过的太苦了,尤其中低层的百姓,每日里除了忙活生计,还要承担朝廷下派的各种徭役与赋税,冬日里更是在严寒中煎熬。苏贞百里这几日在京城里四处晃悠,不是没有见过穿着单衣,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的穷人,京城还是首善之地,都是这般光景,想必边远地区的情况更加不堪了。苏贞百里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一整天,一手笔,一手纸,将记忆中关于制蜂窝煤和炉子的方法,尽可能详细的写下来,为了让工匠师傅看的更直观,还专门画了草图。苏贞百里前世的父母都是农村出身,小时村里就有专门打蜂窝煤的作坊,没事时经常带着苏贞百里去玩,无非就是煤粉,煤矸石,黄土还有一点点助燃的硝石,按照比例混合起来,用铁模子礅结实,再自然晾干就行。唯一有点技术含量就是手动煤球机了,得找铁匠专门打造才行,炉子就更简单了,两圈铁皮围上,中间填上煤渣或者黄土,上下用铁皮堵上,就是个简易的煤球炉子,着实没啥技术含量。

  苏贞百里心里筹划一番,觉得实在简单,利润也颇为可观,本打算这买卖自家就干了,可不知怎地,心里不自觉的想起了娘舅家的表哥德楞泰。两人前后不过见了两次,一次自己挨了皇上的板子,又被革


相关章节: 48.彩戏(4)49.彩戏(5)50.彩戏(6)51.胆气52.进退54.售卖55.余音56.年节57.春闱58.名次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