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季汉刘璋


推荐阅读: 这个影帝不讲武德异化武道创世之丛林鹰飞远音诗歌散文集横钩无为棺主金光之小人物fate:我贞德绝不坑爹流光:无尘闭眼,然后成为最强冒险者我满级天师,你让我进规则怪谈?人在尸兄,成狂魔了

  ‘天气很不错,温度也很适宜,是个厮杀的好日子。’

  刘璋抬头看了看天色,太阳刚刚升起不久,阳光还不是最炽热的时候,又有清风吹动,算得上清凉。

  敌军大阵中,刘阖对着谢、白两家的族长谢丰、白喜说道:“谢族长、白族长,如今已是退无可退,当破釜沉舟,殊死一战,我与诸君共进退,至死方休。”

  谢丰和白喜点头应下,如今的局面,容不得他们怀有二心了,只能拼死一搏。

  见二人应下,同样站在高丘上的刘阖向对面刘璋布置的战阵望去,见大阵有如鱼鳞层次相叠,他不由露出了微笑,遥指刘璋的阵地,贬低了一番:“当真是没想到,刘璋小儿竟与我想法一致,不过却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而已。”

  话是这么说,但刘阖也不会因此将刘璋看低,战略上他藐视刘璋,但具体的战术上要重视,毕竟他的身家性命,系于今日战场的胜负。

  为了拿下今日的胜利,他放弃了防守的阵型,将巴郡谢、白、杨三家大族和十几家小族所有的精锐掏了出来,布出了用来进攻的鱼鳞阵。

  在联想到如今生死存亡之际,他对被利诱而来的一部分渠帅不是很放心,担心他们对敌不会存必死之心,万一临阵不敌时会倒戈相向,那他的身家性命就毁于一旦了。

  于是他将渠帅娄发安排到梁平城外的营寨中,同杨平那个连江州城摸都不敢摸一下的竖子一起留守营寨。

  至于梁平城,由梁平县令盛道领着县兵和另外一名渠帅扶计一起镇守,以保全后路,如果战局不利,还可以退回梁平,再做商议。

  略微思索了一下,刘阖开口向两位族长询问道:“今当遣人致师,以鼓舞士气,凌迫敌军,二位族长,可有人选。”

  刘阖虽是名义上的主帅,但他是一远来之人,对当前集合的军队中的人物,了解不如谢丰、白喜,因此他开口问询。

  “有一人,乃我谢氏族人,名昌,使一把大刀,三合之内,无有敌手,因此有个诨名叫做‘谢三刀’,当可用之致师,以振奋我军。”谢丰推出了一个人选,三合无敌的谢三刀。

  刘阖自无不可,他点了点头:“就请谢昌致师。”

  谢丰应过,派遣传令官前去传话,令谢昌前去致师。

  谢昌听命于族长谢丰的命令,单骑从刘阖阵中窜出,手舞大刀,拍马来到两军阵前高喊:“我乃巴郡谢昌,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我乃巴郡谢昌,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满脸虬髯的他连喊几遍邀战,狮口发出来的声音,声威浩瀚,连远处坐镇中军的刘璋都几近耳闻。

  刘璋伸出手捏了捏下巴,内心吐槽道:‘刘阖这个反贼,还特娘的颇具浪漫主义情怀,竟是遣人致师。’

  致师就是在战争开始前派遣军中骁勇之徒,到两军阵前进行一对一的单挑,哪一方赢了哪方的士气就会大振,在胜利的天平上加一块砝码。

  有点类似于三国演义小说中的三英战吕布,但演义毕竟是小说,一般情况下真正被派遣去致师的,都不会是全军统帅,而是军中被素来称赞的武勇之士。

  最早被记录的致师在《逸周书·克殷》中:‘周车三百五十乘,陈于牧野,帝辛从。武王使尚父与伯夫致师。’

  尚父就是姜尚姜太公,按照逸周书记载来看的话,姜太公能被派去致师,那他的武艺一定很强悍,可见七老八十的姜太公并不是什么法师,而是手拿两把板斧的狂战士,还是白发苍苍的狂战士。



相关章节: 第45章 为严将军头第46章 到达江州第47章 我剑未尝不利第48章 梁平形势第49章 排兵布阵第51章 交战第52章 一骑当千第53章 胜负已分第54章 张任第55章 阳平关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