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明末:辽东雄狮


推荐阅读: 我在东京虚构推理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华娱从08年开始当导演游戏世界生存从生化二开始让你拯救倒闭厂,你竟成世界首富唐奇谭无敌的我路过诸天斗罗:开局钓到朱竹清重生九三大时代封神:殷商大祭司高手下山:开局透视神医,针治姐妹花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明末:辽东雄狮第一千零二十二回明之王杨承应看似「姑息养女干」的做法,也是被逼无奈的权宜之计。

  而且主要集中在河南。

  之所以这样做,原因也很简单。

  由于三打开封时,水淹开封,导致整个河南地区,尤其是黄河流域成了黄泛区。

  整个地区都是烂泥糊糊,别说军队的重炮,重一点的物资都拉不进去。

  杨承应只能暂时稳住河南局势,等消灭了弘光政权、大顺政权和大西政权后,再来花大力气治理河南。

  好在高第也知道好歹,在他的劝说下李际遇和刘忠主动开展拣选士兵的工作,同时配合杨承应派去的监军造册登记。

  稳住了河南的局势,杨承应的目光投向江北的战场。

  身处第一线的吴三桂知道殿下最想见的是他,因此不敢有丝毫怠慢,安排好江北的布防,几乎马不停蹄地赶在杨承应派通信兵前抵达徐州。

  对吴三桂来说,为了见殿下,一路舟车劳顿很值得。

  与江北弘光政权的交战过程,吴三桂用一句话就汇报完了:

  「李成栋与我军交锋一次,便和李本深一道南撤,据前线探查的结果,他们应该在盱眙。」

  「盱眙?」杨承应赶忙到地图前查看,盱眙距离徐州仅四百二十里,距离吴三桂所在的五河仅一百五十里。

  不过中间隔了一条淮河。

  这个问题不大,因为岳讬已经拿下淮安府,可以向盱眙迂回。

  「以高杰余部保存实力的想法,应该不会停在盱眙,而应该向南退到长江以南都有可能。」

  杨承应有些想不通。

  吴三桂道:「听说督师史可法冒着倾盆大雨,连夜北上,阻止了这些总兵的南逃。」

  「哦?史可法!」杨承应想起来了,南明的确有一位裱糊匠似的人物。

  史可法是左光斗的弟子,按理说算是东林党。但是自东林党一代目死光了,剩下的都是滥竽充数之徒。

  而且史可法无心党争,也没有参与党争的本事。

  可是,这不妨碍马士英借党争整他。

  「那我们不要急着进军,一是就地休整,等粮草辎重;二是做出随时进攻河南的准备,给正在河南清剿的高第和李际遇一些心理上的压力。」

  杨承应立刻想出了一条新的计划。

  计划很简单,让阿济格继续追击李自成,迫使李自成不得不向东撤退。

  李自成向东撤退,会挤压尤世禄的空间,导致尤世禄也向东。

  弘光政权首尾不能相顾,杨承应就能趁势夺下扬州府,再渡江南下。

  谨慎,是杨承应一贯的风格。

  吴三桂却觉得有点慢:「殿下,咱们大军数万,又有大运河作为物资输送通道,干嘛慢腾腾的。」

  「如果正面攻势太猛,会导致他们为了防备我们,而疏于防备西面,我们不就给他人做嫁衣裳。」杨承应道,「我先等他们互相打起来再出手,事半功倍。」

  「还是殿下考虑的周到啊。」

  吴三桂早就发现,揣摩殿下的想法,不能按照普通人思路。

  如果是按照普通人的思路,一猜就中:大军席卷江南,如秋风之扫落叶——爽!

  但是!作为成熟的政治家,想法就完全不一样: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杀戮应该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战书刚下不久,要给弘光政权的官员们一些时间认清敌我,最后选择站队。



相关章节: 第一千零一十七回 南征第一千零一十八回 大西王第一千零一十九回 大顺秦王第一千零二十回 国号大西第一千零二十一回 作茧自缚第一千零二十三回 五个噩耗第一千零二十四回 生鱼片第一千零二十五回 洪水滔天第一千零二十六回 不准第一千零二十七回 围攻扬州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