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家父隋炀帝


推荐阅读: 从天庭开始打造神话樱花树下的剑综武:开局忽悠黄蓉做厨娘斗罗:三国崛起之皮大王历险记满唐华彩锦林春导演:特效太贵,只好实拍了华娱之顶流没有假期不空山水念溪风大秦:我竟然是秦始皇长子系统大佬燃爆全宇宙重返2002:自由系巨星

  杨铭不在的这几天,朝堂只议论一件事,怎么处置杨谅。

  因为事关宗室,所以曾经的隋初四贵之一,宗室精神领袖的安德王杨雄,也回来了。

  杨雄今年六十五岁,赋闲在家足足十二年。

  因为开皇初年,杨坚过于依赖杨雄,导致杨雄权柄过重,遭到杨坚猜忌,才一步步削权,最后给封了个三公之一的司空,让他赋闲在家。

  杨广当然也清楚,不能给杨雄过高的权柄,所以今后准许他参加朝会,但没有任何实职。

  亲爹在场,杨恭仁一下子就硬气了,不会像以前那样,被杨素苏威等人压得抬不起头来。

  杨雄的辈分极高,与高颎苏威同辈,比杨素高了一辈,因是司空,所以站在皇帝杨广右手方向第一排,与杨素并列。

  杨素是靠近大殿中央的首位,杨雄是里面的侧位。

  三公也是有排名的,太尉第一,司徒第二,司空第三。

  杨素是司徒,所以居首位,站在他俩后面的,才是那些各部尚书。

  杨广左手方向,太子杨昭独一档,居首位,高颎因为是三师之一的太傅,所以排在后面。

  如果杨铭在的话,会与高颎并列,而且是他居首,高颎居侧,在高颎身后的,是十一寺的主官。

  从前杨坚上朝,参与朝会的官员不多,基本也就十几二十个。

  但是杨广继位之后,各部尚书侍郎,十一寺主官左官,都需要在场,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比较特别的,如贺若弼,宇文述、郭衍等军府大老。

  剩下各衙门官员,都需在衙署听宣,只要这边叫到你名字,你就得麻熘过去,听候问询。

  朝会人数增多,也彰显着杨广对政务的重视程度。

  至于杨谅该怎么处置,官员这边几乎是一边倒的认为,应该处死。

  宗室那边,杨雄的态度则是比较模湖,毕竟第一天回朝,就跟这么多人对着干,不合适。

  再者,皇帝的态度是最重要的,杨雄一时间也拿捏不准杨广的意思,因此不敢随意表态。

  御史台那边最狠,御史中丞陈宪,直接在大殿上磕的满脑门子都是血,恳求杨广立即处死杨谅。

  还说什么陛下虽体恤兄弟之情,然反王谅却行骨肉相残之事,先皇驾崩不久,便举反旗,危及江山社稷,此为大不孝,奏请处死杨谅,并将杨谅所有的家卷,一并流放岭南。

  陈宪这个人,当年按照赵义臣的吩咐,以杨茵绛为由头,挑拨杨昭和杨铭的关系,事后,他又投靠了杨昭,反水举报了赵义臣。

  反正杨昭挺喜欢这个人的,所以一直用到现在。

  这个人出来冒头,大家心智肚明,背后必是太子杨昭授意。

  杨广当然也知道,但是他也没有表态,只是一个劲的叹息。

  五天朝会,连杨谅怎么处置,都没有议论出一个结果。

  第六天,杨铭返朝了。

  今天的朝会,御史台那边揪着不放,还是认为应该尽快处死杨谅。

  御史台的御史大夫,是张衡,这个人是皇帝的绝对心腹,所以大家自然而然的认为,皇帝比较倾向于杀掉杨谅。

  但是杨铭清楚,杨谅不会死。

  眼瞅着形势已经一边倒了,杨雄再不站出来发表不同意见,就算皇帝有心放汉王一马,迫于群臣压力,也不得不杀了。

  关键是,他看出杨广有点犹豫。

  于是他站出来说道:

  “臣以为,汉王乃二圣至亲骨肉,陛下的同胞兄弟,若是处死,不利于陛下的仁孝之名,况且汉王此番用兵,打出的旗号是清君侧,陛下向来仁慈,大可剥其爵位,贬为庶人。”

  一旁的杨素差点气的吐血,直接冷哼道:

  “安德王的意思,老夫是奸臣喽?”

  杨雄澹澹道:“越公不要多想,汉王造反是不争的事实,汉王乃宗室直系,如何处置,只在陛下。”

  他这句话的意思


相关章节: 一九八章 南北夹击一九九章 关中本位二零零章 天以福瑞正告之二零一章 牵马执鞭二零二章 这小子真胖二零四章 杨勇之死二零五章 东京洛阳二零六章 工期一年二零七章 四柱八字二零八章 王府班底

也许你还喜欢: